杨宁猛地拍了拍脑袋。
忘了忘了。
这几日事务繁杂,他竟忘了还有黄尚书在城外修路这件事。
“此事倒是有待考虑,黄尚书修路修的如何了?”
杨宁轻抚下颚,一边思考着对策,一边似闲聊似的发问道:“近几日,本王也没看到任何申领银两、材料的批文,莫不是黄尚书仍在考察阶段?”
“非也非也。”
徐渭祖闻言,也没有半点藏着掖着,而是将自己的所见所闻。
都一五一十的拱手告诉给了杨宁道:“殿下近几日公务繁忙,所以臣便并未将黄尚书的折子给殿下拿去看。
黄尚书来到新鹤城内两日,一共申请了两笔费用,第一笔是生活开销,申请了五十两白银,作为接下来半年的吃穿用度。
第二笔是材料、人工的开销,一共八百两白银。
至于黄尚书修路的进度,臣不是建筑算科出身,对其进度不甚了解。
但据周遭百姓以及小工来说,黄尚书修路之速度已堪称神速,如今新鹤城南门十里开外的地基都已铺好,只差东风。”
说着。
徐渭祖从袖口中掏出了一个巴掌大小的锦囊。
打开锦囊,里面堆叠着密密麻麻、各种各样的图纸和金
属器具。
在摸索了片刻之后。
徐渭祖这才将一张表面有些泥土附着的羊皮纸掏了出来。
而后径直的递到了杨宁手上:“殿下,这便是臣站在城楼上登高而望,于今日下午,画的修路图。
其上的标注和大小,都是臣按照等比例进行缩放的。”
说着。
杨宁从徐渭祖的手中缓缓接过了那张图纸。
摊开在桌面上一看。
杨宁不禁倒吸一口凉气,眼神中明显生出了几分惊愕之色。
“渭祖,你确定这路,是按照你肉眼所见等比例绘制的?当真没有夸大的因素?”
“回禀殿下,臣自幼就跟着父亲在沙盘上学制图,比例这一块,臣绝对不会出错!”徐渭祖双手一拱,语气中满是坚毅之色。
听闻此言,杨宁嘴角一挑。
放松的摇了摇头道:“想不到,这黄尚书的本事还不小,竟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将路修到如此地步。”
“臣以为,黄尚书确实是有些本领的,但若是没有燕王殿下的图纸,想必黄尚书也不能修建的如此之迅速吧。”徐渭祖淡然一笑,眼神中明显生出了几分崇拜之情。
“渭祖,这你可就错了。”
杨宁闻言,并未感到欣喜,而是淡然一笑,轻拍了拍徐渭祖的肩膀继续补充说道:“正所谓术业有专攻,本王给黄尚书的图纸确实不错,但按照本王的估算,想要开垦出一里的地基,最快也要五日之久。
其中涉及到相关的调配、精细等工作,都需要黄尚书一个人去一点点的协调。
如此一来,这时间线就会被拉的很长。
本以为黄尚书在京城之中都被六部官员视为异类,如今竟能在人生地不熟的东北,行动的如此迅速,这才是最教本王惊讶的地方。”
“怪不得殿下会如此惊讶。”徐渭祖似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