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是。
年关将至。
三皇子杨建正在江东日夜不停的为陛下筹备贺礼。
昨日,燕王杨宁仅仅是派人送回来了一株所谓五百年的野山参。
便将大乾皇帝的心给彻彻底底的俘获了。
在得到了那个所谓五百年的野山参之后。
便再没有任何一件他人的年关贺礼,能入得了大乾皇帝的法眼了。
想到这儿。
三皇子一派的官员们,更是贼心不死的拱手说道:
“陛下,此事究竟为何与东北的千秋万代相关,臣想请杜大人为臣等清楚的讲讲。
不能杜大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才是啊,况且,杜大人时至今日,几乎上奏的折子中,十个就有八个是如此浮夸之言。
恕臣实在是不能轻易相信。”
见到有人起头。
其余三皇子一派的官员也都纷纷拱手请愿到:“臣等附议,应当让杜润大人仔仔细细的讲述一番,这折子中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其到底凭什么,堪称影响大乾东北的千秋万代!”
大乾皇帝见此,眼神中明显生出了几分无奈之色。
但这毕竟是朝堂,而不是他大乾皇帝的一言堂。
若是不想被史官记载下来。
若是不想被大乾后人骂作是独夫。
今日无论如何,都要给这群提出问题的官员一个说话的机会。
至少。
应当如此。
“咳咳。
”
大乾皇帝深吸一口气,强行平复了一番心情。
旋即冲着大殿正中央的杜润沉声问道:“既然今日的情况已然如此,那便请杜润大人为接下来的情况仔细解释一番吧。”
大乾皇帝的画外音相当明显。
那就是让杜润找一个合理的理由。
然后抓紧堵住那群没事找事的众臣的嘴。
杜润闻言,自然是心领神会。
他双手一拱,几乎没有任何前摇的拱手说道:“诸位大人,老臣为官多年,时至今日尚且唯有夸大过任何一件事,更没有因此擦过欺君之罪的边。
这封折子上的内容,老臣之所以会说它事关东北的千秋万代。
无他。
唯有这折子上写了一个惊为天人,堪称大乾百年佳作的计策。
不,准确来说,应当是国策。
此国策无需朝廷再出钱出力,即刻便可以开始实行。
而一旦实行了这个国策。
大乾与漠北王庭于东北的百年之争,便可以轻而易举的化解开,再不动任何兵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