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日,便是万众期待的放皇榜!
“徐兄,真不知道我到底能不能成功上榜啊!”
“哎,这次的题目多为算术,算术并非是我等的强项啊。”
“只不过,我听说,东山的那群考生,曾在考前突击复习过一段时间的算术。”
“哦?你也听说了?东山的那群考生该不会是傍上了什么大牛吧?”
“不好说,先看皇榜,看了皇榜才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大牛!”
话音未落。
那大太监便已经装腔作势的将手中的皇榜,恭恭敬敬的贴在了布告栏上。
就因为是皇榜,所以大太监在张贴之时,还特地将这皇榜的四个角,都规规矩矩的贴在了这四方布告栏的正中间、
“今日放榜,诸公当中必有兴高采烈者,也必有失落不得志者,但咱家想告诉诸公一句话。”
大太监深吸一口气,语重心长的说道:“无论今日放榜的情况如何,无论这份进傍上有没有诸位的名字。
命总归还是自己的,莫要寻短见,更不要从此一蹶不振。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陛下的原话就是,你们永远是我大乾的人才,只有春闱尚且还能继续承办下去,你们早晚都会有一天,能够入朝为官,能够为我大乾尽心尽力的!”
说罢。
周遭围观的考生瞬间掌声雷动。
叫好的考生更是不在少数。
只不过,这些话并非是大太监发自肺腑所说的。
其实,滋要是明白一点的人,心里都是门清的。
就从当前的情况来看。
一般的家庭,根本就没有那么多银子去支持一个考生,连续靠好几年。
一般的家庭,组多只能供考生考一次两次。
毕竟,春闱科考的周期可是四年一次。
古代王朝能够活到六十多岁就算是长寿了。
那里有人能够在短短几十年的人生中。
将一大半,甚至十之七八的时间,全都用在准备一个春闱考试上呢?
春闱考试虽说能够博取功名,虽说能够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
但在此之前,家族首先是吃饱饭的。
若是连饭都吃不饱。
子子孙孙春闱科考的银子,又该从何而来?
所以。
每年放皇榜的时候,乡下田间地头,便会多出许多年纪轻轻的庄稼人。
而这些庄稼人,不是别人,正是那些春闱落榜生。
“请诸公,自行鉴赏吧!上榜者,来咱家这里领一块玉牌,明日一早,要到养心殿上参见陛下!”
老太监说罢,便从怀中掏出了一大串玉牌。
说是玉牌,但其实每块玉牌只有一个手指甲大小。
小小的玉牌上,更是只有一个字:“进!”
话音刚落。
数以千计的春闱考生,便如飞蛾扑火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