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小乔的转述,周瑜不禁陷入沉默。
突然给这么多赏赐,难道就是封口费?
让自己在此事上保持沉默,甚至是装聋作哑?
管不管?
这个问题摆在周瑜面前,并且还不是一个小问题。
看似只是孙绍的教育问题,算不得什么大事,最多也就是件家务事。
但实则不然,这牵扯到江东最敏感的问题,没有之一!
一旦在此事上表态,孙权心里肯定会觉得,周瑜是不是更倾向孙绍继位呢?
日后孙绍长大后,周瑜会不会支持,会不会逼迫孙权让位?
这种隔阂一旦产生,就意味着周瑜与孙权将会离心离德。
这个矛盾根本无法调和,必须慎重对待。
更别说大战在即,这时候周瑜与孙权闹出嫌隙,对于后续发展影响就太大了。
就算周瑜真愿意管,孙权再来一手拖字诀,又该如何处理?
周瑜不可能一直留在江东,待到前线开战,事情就又能拖过去。
“夫君?”小乔见状突然拜倒,恳求道:“您就帮忙阿姊和绍儿吧,否则他们孤儿寡母连个依靠都没有”
“夫人这是做什么?”周瑜连忙把小乔拉起来,道:“兹事体大,且容为夫三思,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恩!”小乔面露喜色,“妾身相信夫君,您一定会有办法。”
大战在即,周瑜不想内部出什么岔子。
可面对小乔的苦苦恳求,周瑜也说不出拒绝之言。
只能想一个两全其美之策,既不引起孙权忌惮,又能帮到大乔母子。
“有了来人呐!”周瑜眉头一挑,当即道:“带上我的拜帖去馆驿,请诸葛亮过府商议大事。”
“喏。”立即有人领命而去。
“兴霸。”周瑜看向甘宁,又吩咐道:“你带上亲兵部曲,待到诸葛亮离开后,便冲进馆驿抓捕使节团。”
“然后呢?”甘宁一头雾水。
“关于夫人的谣言,就是这些人放出。”周瑜冷声道:“从他们嘴里拿到口供!”
“大都督放心。”甘宁狞笑一声,“有辱夫人名节,末将饶不了他们!”
“去吧。”
周瑜默默盘算,一举多得的计策,逐渐在心中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