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二十多种枪,有二战前制造的,有二战后制造的,有欧洲的,有美国的,甚至也有中国的。
每一家武器制造商都有自己的生产理念,以及产品特性。
就算是同一家武器制造商,随着时间不同,武器也会跟着变化。
比如中国64式手枪和77式手枪,拆卸方式完全不同。
64式手枪卸下套筒的第一步,是将扳机护圈前端向下拉出,并稍微推向一侧。
而77式手枪卸下套筒的方法是,将保险机扳至射击位置!接着后推套筒到定位并松开,再将保险机扳至装拆位置。
不同的手枪,弹匣装量也不一样。
有些手枪射程较远,有的手枪穿透力较强。
这些知识都不知道,怎么做杀手?
小孩们摆弄着面前的手枪,拆卸、组合,拆卸、组合,就是这么无聊的练习,每人三百遍。
三百遍啊!
枪械为了抵御子弹火药的冲击,以及提高射击精度,各个部位之间切合严实。
不是那么容易拆卸的,而且那是金属啊!
使劲,或者一不小心,很容易手指受伤。
“就是要你们受伤。有了茧子,才能无视这种疼痛,将注意力更好放在目标之上。”
独眼如是说。
手枪过了,是冲锋枪,再有,步枪。
没有射击,就是拆卸,拆卸。
仿佛要把这些变为本能,闭着眼睛都能完成。
但是,
“你以为闭着眼睛就厉害?!”
独眼总是那么温柔,就算骂,也是轻言细语,但没人敢忽视这温柔,甚至恐惧着温柔。
“只有那群军人才会觉得厉害。你们是杀手,厉害这种情绪坚决不能出现。一旦出现,意味着内心情绪的波动,你距离死就不远了。”
好不容易,长达一个月的拆卸课程完成,大家都以为可以实弹射击了,心里还是小小的憧憬着。
这就是小孩子,哪怕跟尸体一起吃过饭,哪怕亲手砍下别人的手指头,哪怕用真人练习匕首的使用,终究过去了就是过去了。
小孩总是很会转移注意力,总是会对另外的事情抱有美好憧憬。
而整个培训的目标,就是消除内心情绪的波动。
消除对杀人的反感,可以更好更稳的进行刺杀行动。
消除其他情绪波动,可以更好隐藏自己的身份,以及被捕之后更好隐藏秘密。
接下来,是让肌肉记住端枪的力度、高度,还有持久度。
拿着枪,瞄准目标,然后一动不动。
手枪并不重,哪怕对于小孩而言,更何况这群训练过一年多的小孩。
但是持续端枪瞄准,却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滴!
各位看官如果有兴趣,可以拿一瓶矿泉水,双手侧平举。一般而言,三分钟就开始发酸。
因为这些肌肉群根本就没有被练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