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的一场巨大风暴马上就要开始了,而始作俑者正是远在千里之外的赵尚。
对于耶律重元最后的结局赵尚并不是很关心,赵尚关心的是他能为自己争取多少时间,同样的,冯京与王安国北上也是赵尚的一步闲棋,无论结果如何,赵尚都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两人离开开封时正是深秋,赵尚估计二人是要在北国渡过那寒冷的冬天了,现在锦衣卫的探子最远已经到达了北海。
据探子回报,北海是一年冷过一年,那些住在遥远北方的蛮人已经陆陆续续的开始南迁了,辽国在北方屯驻了数十万大军,就是为了防止这些蛮人。
赵尚当然知道这是小冰河惹得祸,两宋在历史上的对手是一个比一个强,这都是那该死的天气给逼出来的,最后诞生出了蒙古族这个变态的存在。
赵尚现在拿回燕云十六州做好防御,还来得及应对未来的一些变化,要是再晚些,恐怕就难了。
要是真碰见成吉思汗这种人,赵尚觉得自己取胜的机率并不大。
想到了这些,赵尚看着冯京与王安国二人离去的背影,就显得不那么悲壮了,这是为整个民族而考虑,个人的荣辱不必挂怀,牺牲一两个人也不必挂怀。
赵尚打量了一下脸色很难看的王安石与庞籍,便长叹一声回宫了,既然做出了选择,赵尚就从来没有后悔过。
回到福宁殿,明显感觉尚书台的气氛差了很多,也对,冯京与王安国与这些人还是同窗呢。
看着自己的同窗在进行一场不知生死的远行,心里能开心才怪呢,即使那些平常与这二人不对付的家伙,这个时候也笑不出来了。
通过这件事,他们确确实实的感觉到了官场的残酷,这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好事,更是一种成长。
赵尚放下笔对神游天外的张载问道:“张载,扶桑那边最近有消息传来么?”
张载一下子没反应过来,有些尴尬的回道:“官家恕罪,臣刚才没听清。”
赵尚摆了摆手道:“算了吧,今天看大家心情都不好,就放假一天吧,但是朕只给你们一晚上的时间调整心情,若明日还是这幅模样,就休怪朕无情了。”
“臣等多谢官家。”众人连忙拱手拜道。
尚书台的这批人虽然以年轻人居多,但在赵尚的教导下,个个做事都很老道,今日能出现这种现象,看来是真的受打击不轻。
尚书台的人都下班了,赵尚也没必要在这死磕了,一些紧急之事庞籍早就找自己商议过了,剩下的事其实都不是太急,继续交给庞籍他们处理便可。
而赵尚正好趁这个时间,回宫好好陪陪妻儿。
九陵在旁小声的问道:“官家,现在咱们去哪啊?”
赵尚笑道:“去坤宁宫,朕还欠秦国一个故事没讲完呢。”
“诺,官家。”九陵心领神会的笑道。
在回坤宁宫的路上,正好路过红袖的芳华宫,赵尚隔着墙便听见了打板子的声音,还有人低声闷哼声。
赵尚摆了摆手道:“去看看怎么回事?朕与皇后待宫人一向仁慈,她这样可不行?”
九陵点了点头,便小跑着离开了。
很快红袖与九陵就一起过来了,红袖行了一礼笑道:“官家,您要来怎么也不提前说一声,臣妾正在处理几个不听话的奴才,打扰了官家,还请官家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