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圣天子是不是李世民 > 第372章 控制心魔(第3页)

第372章 控制心魔(第3页)

“狄青和咱们大宋最精锐的西北军,还有……啊,你不会是说范相吧?”王琳震惊的问道。

包拯点了点头道:“正是,这也是老夫最担心的,范相虽说是一片公心,但其势力与威望太盛了,而且又是一代文宗,在朝在野,都已经对官家造成了威胁,官家有所担忧也是人之常情,但若官家真的控制不止自己的心魔,对范相动手,那将是咱们大宋的灾难啊,所以说老夫才劝官家去藏书阁读书养性呢。”

王琳重重的点了点头道:“你这个办法倒是合理。”

包拯摇了摇头苦笑道:“效果如何还不好说呢?但老夫还是相信官家,若真的到了不可收拾的那一步,大不了老夫以死效国罢了。”

王琳摆了摆手道:“先别说死不死的?要不要老夫去劝一下官家啊?”

“不用,此事只能官家自己想通才算解决,外人参与只会坏事。”

王琳怒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真不知道庞籍他这个首相是怎么当的?这点事都处理不好,要他何用?”

包拯摆了摆手道:“行了,你少埋怨几句,你以为这世上之人皆是范相呢,像范相这等人,百年难得一见啊!”

说到这里,两人便没有了继续谈下去的兴趣了,他们二人与范仲淹都是亦师亦友的关系,现在见老友处在危险的境界,却又不能提醒,只能在心里暗暗祈祷,这心中的憋屈可想而知。

赵尚来到了藏书阁,也碰见了一位熟人,此人便是被赵尚刚刚召回京的余靖老夫子。

老夫子在移民转运使的位置上一呆就是五六年,身体大不如前,上个月给赵尚上了乞骸奏疏,赵尚同意了,但是还是盛情邀请了老夫子来京编书,老夫子二话不说便来了,与赵尚见了一面后,便一直蜗居在藏书阁内,很少出来。

赵尚与余靖是真正的师生之情,不像范仲淹与晏殊等人,师生之情中还夹杂着一些君臣之义。

想当年便是这位老先生拼了命为自己争来的太子之位,这是赵尚来到大宋感觉到的第一次善意,所以赵尚一直很尊重这位只教过自己几天的先生。

赵尚笑着行了一礼道:“先生安好?”

余靖就这么大咧咧的受了赵尚的礼,余靖将书放下,点了点头道:“官家,不是老臣不知礼数,而是这藏书阁自有规矩,来到这里的都是读书人,没有师生、君臣、高低贵贱之分。”

赵尚找了一个地方坐下,随手拿了一本书笑着问道:“这是先生您定下的规矩吧?”

余靖叹了口气道:“官家,诺大的大宋,总得有一处让人可以自由呼吸的地方吧?”

“以先生之意,是朕治民过于苛刻了?”赵尚有些不悦的问道。

余靖摇了摇头道:“不是治民,而是治官。”

赵尚冷哼一声道:“先生,这其中之缘由您不知么?我大宋以高薪养士,可结果呢,除了少部分人,还有那么多官贪污受贿,他们享乐的钱哪里来的?不都是民脂民膏么,朕要不得罪他们,便会得罪天下百姓,所以说朕没得选择。”

余靖点了点头道:“官家所言有理,老臣也没认为官家反贪是错的,老臣只是担心一点。”

“先生有何担忧啊?”赵尚好奇的问道。

余靖叹了口气道:“老臣担忧官家手中的权利太大,而官员们手中的权利却越来越少,这样下去官家您会不会步唐明皇的后路呢?”

没想到第一次与余靖长谈,余靖便让自己放弃权利。

但余靖的话也很有道理,李隆基这人前期确实是英明的令人喜爱,晚年则昏庸的令人厌恶,李隆基若早死几年,绝对是超脱所有帝王的大帝,因为就在他统治期间,大唐真正实现了盛世,而且还是不带引号的盛世。

赵尚没有动怒,只是摆了摆手道:“此间厉害朕了解,此事还是等收复燕云十六州之后再说吧。”

余靖叹道:“官家,权力就像极乐膏,握的越大,瘾越大,还请官家可以好好把握这个度。”

“先生的教诲,朕知道了。”赵尚咬着牙回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