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元吉连忙拒绝道:“国相大人的好意明某心领了,但贱内刚刚生产,元吉不好在外饮酒。”
“什么?贵夫人生了?是男是女啊?”云兴兴奋的问道。
虽然不知云兴为何如此兴奋?但明元吉还是礼貌的回道:“是个男孩。”
“男孩好啊,元吉稍等,老夫去去就回。”说完云兴便跑回了内间。
不一会云兴便抬着一个小箱子走了出来,笑着说道:“这是老夫的一片心意,还请元吉不要拒绝。”
明元吉本想拒绝,但想起来前苏洵对自己的嘱咐:无论云兴送给你什么,你尽管收下即可。
于是明元吉便拱手谢道:“多谢国相大人,那元吉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看着明元吉离去的背影,云兴喃喃自语道:“老夫竟然有孙子了,哈哈……”
福宁殿内,苏洵正跪在那里为自己的儿子求情,也不知道怎么搞的?苏洵这几年的身体是越来越差了,赵尚不忍心自己的近臣英年早逝,于是便停了他的职务,让他在家好好休养。
赵尚看着双鬓已经有些斑白的苏洵不禁叹道:“明允啊,你先起来,苏轼的事咱们慢慢说。”
苏洵站了起来,苦笑一声道:“官家,千错万错都是臣的错,没教好这孩子,这孩子性子跳脱,而且快言快语,就不该进入官场啊。”
赵尚摇了摇头道:“你这个当父亲的有错,朕这个当先生的就没错么?苏轼这次犯的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也就是说了几句新法的坏话,咱们大宋不以言治罪,但朕就是想趁这个机会好好治治他这个嘴贱的毛病,这个毛病不改,日后会害死他的。”
“官家的一片苦心臣明白,只是玉门关是不是太远了?这孩子不是那能吃苦的孩子,臣怕他一时想不开,再闹出点什么幺蛾子来,反而会有损官家英明。”苏洵小心翼翼的说道。
赵尚摆了摆手道:“欧阳永叔这么多年都在玉门关熬过来了,更何况他这个年轻人了?再说苏轼天生就是一个乐天派,到了玉门关说不定他还能带给朕惊喜呢,此事就这么定了,明允不必再劝。”
见赵尚心意已决,苏洵也只好拱手拜道:“臣遵旨。”
赵尚走下来握着苏洵的手动情的说道:“明允,朕担心的不是苏轼,而是你,自从朕登基以来,你就跟在朕身边,你我虽然是君臣,但其实朕心里一直拿你当朋友看待,朕马上就要成就不世之功了,这个时候朕不想你不在朕的身边。”
“官家放心,臣定会等到那一天的。”苏洵眼含热泪的回道。
赵尚拍了拍苏洵的肩膀道:“朕已经让曾巩回京了,这尚书台最近会非常忙碌,朕希望你和曾巩继续帮朕维持住,蔡京等人虽然能力不差,但毕竟年轻,缺少经验,要是在平常,朕还不急,但是现在不成了,尚书台下的每一道旨意都关系着大宋的安危,朕不可不慎啊。”
“诺,臣遵旨。”
送走了苏洵后,赵尚对身后的蔡京问道:“蔡京,这段时间感觉如何?”
蔡京摸了摸头上的汗回道:“官家,臣感觉压力甚大。”
赵尚满意的点了点头道:“甚好,有压力是好事,但也不能被压力压垮,朕之所以令苏洵、曾巩他们回来,不是不信任你们,而是此时非平常时,朕走的每一步必须都得小心翼翼的,明白么?”
“官家的苦心臣明白。”蔡京拱手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