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拿着菜单去镇上买菜买酒。
爹娘不在家,简宁抱着孩子一起去了红薯地。
如果不出意外,她地里种的这些收获后怕是全部要拉往京城和边关做种。
就是不知道普及全国需要多久,她希望快些推广,百姓能早日尝尝红薯的滋味,以后灾荒年能少些人被饿死。
地里一片绿,拆掉的暖棚绿意最为明显,外面的藤条茂密的很,看的人身心舒适。
再过个把月,这批红薯就能挖了。红薯大概四个月左右成熟一次,一年差不多能种两次,如果有暖房暖棚,冬日里也不是不能种。
她不就种出来了吗?
红薯高产,一年如果能种两三轮,大家的地窖不就满了吗?虽然吃多了烧心,总比饿死的强。
简家。
因为夫子来了,孩子们自觉收起玩心,一大早便拿起自己书本大声朗读,简家兄弟心下满意,孩子们还是乖巧的。
他们今日除了要去姥姥家里把心,还有件重要事情,便是收拾一间教室出来。
妹子说反正人不多,避免上课时候相互聊天,一人一个座位,中间拉开点距离。
两家人大概有十三个男娃子,睡房准备两间即可,教室的桌椅年后就跟村里的木匠定下了,前阵子说是已经做好了,他们现在去搬就行。
简老大老三一起去接的人,所有人都要来,加上老舅家的骡车,三辆骡车挤着坐差不多刚好够。
老二留家里收拾教室,并且负责通知村里人。
饭后他便一家一家的跑,每家人都欣然同意,说是明早就去他家大伙一起去。
简大伯送走简老二,“老婆子,明天去胖丫家里,你脑子给我清醒点,别做有的没的惹人厌的事。”
陈氏噎住,捂着气闷的胸口,“我能干啥?老三和胖丫现在是我能欺负的?
也是我自己猪油蒙了心,想着简宁单身一个,又想着娘家穷,两家并一家谁都好,谁知道惹了一身骚,两边全得罪。
你以为我不后悔?早知道就不管这堂子闲事。”
“你明白就好,胖丫的事情不需要你操心,老陈家你更管不上,家里的事儿你能整明白就不错了,其他的少掺和。”
老陈氏觉得自己早晚被气死,他说的是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