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上使问:少节帅可还记得洱海银鱼的滋味?高相国近来甚是怀念,不知少节帅何时有空,能亲自捕些新鲜的,送回高相国府上,以慰家父思鱼之情?”
话音落下,高升祥脸上的笑容凝固起来。
他试图从老僧的脸上看出端倪。
而罗护罗只是垂目捻珠,仿佛刚才说的真是家长里短。
短短一句话,在高升祥心中确是胜过千言万语。
洱海银鱼,洱海特产,珍贵鲜美,历来是贡品,象征洱海周边的核心利益,也象征着大理王权的恩宠。
高升祥在威楚府,远离洱海,这银鱼他如何能亲自去捕?
而这句父亲想吃鱼了,这是在点醒他。
高智升的心思在洱海,在羊苴咩城,你高升祥作为儿子,远在威楚,是否己经太久没有在父亲面前尽孝了?
名为尽孝,实则在点高升祥,你得展示存在感,争取高智升的重视呀。
亲自二字则是关键,暗示他高升祥应该主动回到权力中心,争夺权力。制衡兄长。
而不是在边远的威楚府坐视其兄高升泰在富州大展拳脚,即将立下吞并石城郡的泼天大功。
提醒他,父亲高智升才是真正的主宰。高智升真的愿意看到高升泰一家独大,功高震父吗?
他高升祥,作为另一个儿子,难道不该是父亲用来制衡兄长的天然棋子?
别管高智升自己是怎么想的,只要高升祥信了就行。
他只要回去传话,沈瑜就不信高智升猜不出是他给的提示。
只要我宋使没有在明面上掺和这件事,你就不能把问题抛到我身上,而且还能引出高智升对大宋朝廷态度的疑虑。
这是最基本的政治游戏。
沈瑜没有一句挑拨,没有一句涉及特磨道和高升泰。
但这一句家常问话,确是准确的戳到了高升祥的内心对权力的渴望,对兄长即将独揽大功的嫉妒,以及对父亲高智升态度的揣测与不安。
高升祥背在身后的手,思考了很久,才缓缓开口。
“有劳大师转告沈上使。”
“家父思鱼之情,为人子者,岂敢忘怀?升祥不日便将启程,回羊苴咩城。定当竭尽全力,为家父寻得最鲜美的银鱼。”
“至于洱海风浪升祥亦会提醒家父,银鱼虽美,捕捞亦需谨慎,莫让浊浪惊扰了渔舟安稳。”
高升祥其实也知道这就是沈瑜的一场阳谋,但是他能怎么办呢?
高家三人都不是愚蠢之辈。
但是他难道真要坐看大哥高升泰拿下石城郡,甚至积累声望,以后更进一步?而自己永远屈于人下?
这世上,或许有那种把家族利益看的比自己利益更重的人,但很明显,他高升祥不是。
罗护罗深深看了高升祥一眼,合十:“阿弥陀佛。少节帅孝心可嘉,老衲定当转达。”
他知道,目的己经达到。
高升祥听懂了,也做出了回应。
他会立刻回羊苴咩城,他会利用自己的存在去影响父亲高智升,石城郡这潭水太浑,高升泰这条船开得太猛,很可能会翻,该收着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