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秋狝是大清的习俗,今年也不例外。皇帝带着妃子、皇子、一众大臣和家眷浩浩荡荡去往木兰围场,只留太子监国。若是往年,柔则不喜热闹,不来参加,宜修是庶女,没资格参加。而今年,姐妹二人都在,彼此相视一笑,又都匆匆上了各自的马车。
一路上舟车劳顿,温宪早被乳母抱去睡觉,德妃也乏得很,与宜修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宜修到底年轻,加上又很少出门,面上不显,心中雀跃得很。
“驾!驾!驾!”
少女的声音如同银铃般好听,宜修不禁掀开帘子,向外看去。只见马背上坐一个红衣女子,策马扬鞭,一路翩然离去,好不自在!女子身量未足,却也英姿飒爽,窈窕动人。便是一眼,宜修也认得出来,她就是年世兰。这样的背影,前世她不知看了多少次。他们的欢声笑语,刺得她头痛,也刺得她心痛!唉!宜修在心中轻叹,后来种种,若没有他的放纵,她又怎敢恃宠而骄?
今生,这一切,都与她无关了!
德妃顺着她的眼光看去,淡然道:
“那是年家的姑娘,她哥哥风头正盛,妹妹自然肆意些!”
“我也瞧她好看得紧呢!”
“这样的贵重身份,除了嫁入皇家,不做他想。只怕这性情,得改改!”
宜修聪明地不再接话,思忖道,她不但嫁入了皇家,还嫁给了您的儿子,宠冠后宫。至于她的性情嘛,也不曾改,反倒是把后宫搅得天翻地覆。
到木兰围场时,扎萨克图汗策旺札布率部将和亲眷已恭候多时,见康熙皇帝前来,策旺扎布以君臣大礼参拜。寒暄过后便是晚膳,两方的部将和亲眷也按次序坐好。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策旺扎布忽然发现人群之中有个小不点不时眨巴着大眼睛盯着自己看,被一旁的少女提醒了几次,还是不住地看向自己。他看这个小豆丁所在的位置在距离康熙帝不远处,猜测她若不是极亲近的宗亲家的女儿,也是一位重臣之女。思虑一番,颇有兴味地问道:
“小姑娘,你是谁啊?你为何一直看着我啊?”
温宪显然没想到对方会直接问自己,略一愣,马上大声说道:
“我是皇阿玛的七公主温宪。前些日子,我学了《出塞曲》,听十四哥说,蒙古人都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后人,个个英武不凡,还是我大清忠诚的好兄弟,为我大清守卫边塞。今日得见大汗,方知此言不虚,于是多看了几眼,还望大汗见谅!”
策旺扎布先是哈哈大笑,继而面上一片赤诚,而后又大礼拜倒到康熙面前:
“吾皇万岁!七公主一个小小孩童都知道大清与我蒙古的情谊,实在叫臣感动!我策旺扎布家族必永远忠于大清!”
康熙也不曾想到七公主会给他带来这样的意外,显然温宪自己也被惊呆了,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话竟会让这个蒙古大胡子又跪又拜,她看了看皇阿玛,又看了看德妃,竟不知如何是好。宜修悄悄对温宪耳语,温宪起身走到策旺扎布面前,扶起他,才道:
“既是兄弟,何须多礼?大汗快请就坐!!”
当天晚上,策旺扎布便为自己的长子策凌求娶七公主温宪,康熙帝自然乐见其成。两个孩子都还小,只是互换信物定了亲事。消息传到德妃这里时,温宪已经睡了,宜修看着沉默不语的姑母,轻声细语道:
“公主本来就是要和亲的,今日温宪得了皇上和可汗的喜爱,才这么快定亲,姑母,你想开些,有了这层关系,温宪定会过得很好!”
“话虽如此,可她才七岁!我一想到,以后会永远见不到她,真是心如刀割一般难受!”
宜修低声道:
“姑母,四表哥得太子看重,十四表弟与八阿哥交好,无论他们哪一方得势,都会照拂温宪,对吧!”
德妃情绪好了一些,与宜修各自安睡。宜修知道,温宪这一番话,实是堪称史诗级的胜利。童言无忌,却也最真诚。一面显得德妃教子有方,让康熙帝对德妃另眼相看,一面给十四阿哥大大刷了存在感。只是,德妃身为一名母亲,她的关注点在温宪的终身大事上,而非争名夺利。也正是如此,康熙帝才一直对德妃尤为相信吧!有些时候,不争,就是最好的争。所以,在前世,德妃的两个儿子一文一武各有千秋,却都是康熙心目中最好的继承人之一。
只是,不知今夜会有多少人难眠?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