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大明从带朱元璋逛紫禁城开始笔趣阁 > 第363章 勋爵九转制(第1页)

第363章 勋爵九转制(第1页)

此言一出,朱元璋登时身躯一震,他那刚刚因分封海外而突发明亮的双眸,渐地晦暗下来,朱元璋也犯起愁来。

父子二人最终将求助的目光投向陆羽,陆羽却是一副胸有成足的样子,显然他对这问题早有思虑。

感受到朱家父子俩的目光,他也不卖关子,直接说道:“可将这些裁撤下来的军户安置到乡镇村落,让他们去维持地方治安,协调乡里秩序。”

“乡镇村落?”朱家父子登时一愣,他们从没想过,要将兵士安排到那些地方去。

自古以来皇权不下乡,各大乡镇村落,原本是那些宗族势力的地盘,饶是朱元璋掌控欲望旺盛,也没法一蹴而就,只想徐徐而图之,如上次拆迁以利诱之一般。

“陛下,在我那个时代,每个城市、乡镇,乃至村落,都有相应的警务系统,这些警务人员负责维持治安,调解乡民矛盾,可以效仿后世,将那些猜测下来的军户组成一个警务衙门”为了给朱元璋一颗定心丸,陆羽更是把后世的警察制度说了一遍。

然而朱元璋依旧眉头轻拧,脸上现出犹豫,他怕突然这么做会引起混乱。

“怎么陛下难道不想打破那‘皇权不下乡’的旧俗?”陆羽面带幽笑,轻语说道。

朱元璋搓了搓手道:“自是想的,可地方宗族势力强盛,根基太深,怕是不好妄动吧?”

就连朱标也在旁附和:“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皇权下乡的先例,贸然派人下乡,恐会造成民乱。”

陆羽却连连摇头:“民乱是假,怕是那些乡绅假民乱之由头,公然对抗朝廷才是真!”

他敛正神色,肃声解释道:“将兵士派下乡,并非只为掌控百姓,更多是替百姓做主,为小民伸冤,难道陛下以为,我大明朝廷处理乡民琐事,还不如那些宗族士绅吗?”

“那不可能!”朱元璋摇了摇头,连忙说道。

“那不就得了,只要朝廷秉持公心,想百姓们也该理解!”陆羽慨然道,随即冷笑两声,继续说道:“至于那些士绅们嘛,大明的军队难道是白养的吗?真敢有乡绅借此引起混乱,陛下可以直接出兵平乱,想来朝廷也没有官员敢说什么!”

“一旦动兵,就会死伤无数,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更好了,先生可还有什么更好的法子?”朱标却眉头紧皱道。

“哼!标儿,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更何况是军改之事,你怎么能妇人之仁呢!”朱元璋却有些不满道。

对此,陆羽却不以为然,反而赞道:“殿下仁慈!在下的确还有一个办法!”

“先生请说!”朱标连忙问道。

“这些乡绅敢煽动百姓主要还是靠的天下读书人和朝廷官员,只要能堵住他们的嘴,任凭这些乡绅如何,也没法的。”

华夏是一个官本位的国家,所以老百姓向来就敬重读书人,而乡绅们也靠着笼络读书人为他们自己发声,只要解决了这些读书人,乡绅们都毫无还手之力。

“怎么解决,总不能给他们一个个都发官帽子吧!”朱元璋没好气的说道,这些读书人做梦都想当官,要笼络他们,最好就是让他们当官。

“陛下还真说对了,就是给他们发官帽子!”陆羽悠然笑道。

“额!”朱家父子顿时一愣,随即陆羽慢慢解释道:“陛下,你不会觉得让裁撤的军户去乡镇就能打破皇权不下乡之事吧!这些军户打仗种地还行,可要管束乡民、教化百姓,远远不能胜任。”

“是以,必须文武兼治,一方面让裁撤的卫所军户下乡,维持秩序;另一方面,在乡镇村落设立乡官,用以宣传朝廷律法规制,教化乡民。”

“你的意思是,让那些读书人下乡当乡官!”听到这里,朱元璋依稀听出些苗头。

“不错,他们当了乡官,要想做出一番成绩,就必须要与当地宗族争夺话语权,到时候双方发生矛盾,这就是狗咬狗了,无论如何,陛下也不亏啊!”

“好好好,狗咬狗,你说得不错,哈哈哈!”听到这里,朱元璋开怀大笑了起来。

翌日一大早,在京各大军方勋贵,都被朱元璋召进宫里。

上至徐达,再至汤和、冯胜、邓愈、傅友德,再到下一辈的蓝玉、平安等人,悉数到场。

这么多沙场猛将齐聚,武英殿中顿时充斥着杀伐冷肃之意。

任谁瞧见猛将如厮,都会骇得心惊胆颤。

可唯独,朱元璋能镇住这群武将,更甚至,此刻当着这些武将的面,朱元璋怒声斥喝,骂得众人满脸臊红,不敢抬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