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我看是来砸场子的还差不多。”
随着众人的议论,不少国子学学子开始焦虑起来。
他们承认自家先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山东孔家在天下文人心中宛如一座大山,面对孔家之人。
他们仿佛平白无故就矮了三分。
他们扛不住,自家先生又能否扛得住?
众人不禁心生担忧。
在众目睽睽之下,孔讷面色平静,一脸风轻云淡地来到众人身前,站在高处大声喊道:“实学之道。
起源于国子学,源于国子学祭酒陆羽先生。
今日,就让这位先生出来,看看究竟是实学才是大明的未来,还是我孔孟圣贤之学,才是大明一朝的未来之道!”
孔讷这番慷慨激昂的话语,在国子学门口,无异于公然上门挑衅。
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他这种举动。
面上看,已是将国子学的脸面狠狠踩在脚下。
今日若国子学不予以反驳,不仅国子学的名声、实学的名声,都会一落千丈。
甚至!
在文人之中,实学将彻底被贬为与匠人之学、胭脂之学这类奇技淫巧同等的境地,再无翻身之日,毫无重振的可能。
闻言,国子学众多士子愤愤不平。
可面对孔讷,这位未来的的衍圣公,先天的法理上面,他们就没资格去反驳,只能静待时机。
方孝孺见状,到了道衍身前。
“先生还没来吗?”
黄观,马君则同样看去,面带愤慨。
“无碍!用先生的话,让子弹飞一会儿。”
道衍浅浅一笑,笑容神秘莫测,意味无穷。
陆羽还没来。
国子学大门前。
一道道高亢之音反倒提前,清晰无比的响彻在场所有人的耳畔。
“陛下到!太子殿下到!”
“燕王殿下,到!”
“晋王殿下,到!”
来的不只是皇家之人,还有着陪同的文武百官,也都一一在内。
今日这场戏。
来的人越多,场面越大越好。
“你们继续。”
朱元璋到场,所有人都俯下身来,恭敬行礼。
“今日咱过来,实学,圣贤之学,咱不过问。”
朱元璋挥了挥手,随即走到一旁,将这最佳核心位让了出来,代表着他这位天子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