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满意地点点头,挥了挥衣袖,示意他们可以按照这两个方向去撰写。
很快。
《大明日报》刊发,随着报童们四处传播,在洛阳新都迅速形成一定影响力。
报童们在《大明日报》负责人的安排下,特意朝着各个衙门方向跑去,一唱一和。
当报纸传到文人手中。
看着上面的内容,文人们不得不信,毕竟这可是朱天子的旨意。
“先生要被放出来了?我就知道先生是无辜的。”
“原来陛下也是受了小人蒙蔽。
圣贤有言,亲贤者,远小人。
这几位尚书大人,便是圣贤言论中的小人,对国家、社稷、百姓民生皆有大害,可谓三害。”
“好在陛下及时察觉,不然真让这些奸佞得逞,我大明还有什么未来可言?
陛下圣明!”
一众文人自发地奔走相告,原本围困各处衙门的现象瞬间消失。
他们对朱天子的怨愤也彻底被全新的正面形象所取代。
无需他人因势利导。
他们就像自来水一般,每到一处便向周围百姓讲述朱天子的圣明与厉害之处。
一时间。
这件事被宣扬得神乎其神,仿佛朱天子是上天派来救苦救难的圣人。
在这样的舆论影响下,宫里的旨意很快传到了毛骧手中。
“毛指挥使,接旨。”
云奇轻声说道。
在锦衣卫府衙大堂前,毛骧迎着云奇,双手接过那纸旨意,放入怀中。
他盼星星盼月亮,总算盼来了这封圣旨,也终于能把府衙地牢里的几位爷安全送出去了。
再这么耗下去。
他堂堂锦衣卫府指挥使的几分威名,可真要荡然无存了。
虽说这是不可抗力,但心里还是觉得怪怪的。
宣读完旨意,云奇便先行离开。
毛骧怀揣着旨意,快步朝地牢走去,心里也在对洛阳新都近些时日发生的事情一一复盘。
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
陛下这是在为太子殿下铺路。
文官势力再次遭到打压,而勋贵们一直以太子殿下马首是瞻。
待日后太子殿下登上皇位,大明便可尽在太子殿下掌控之中。
再加上有武英殿大学士、曾经的国子学祭酒陆羽先生辅佐,想来大明朝定能成为外邦来朝、威震海内外、前朝无人能及的天朝上国。
毛骧越想,心思越发通透,目光也变得愈发明亮。
“放人!快快放人!”
一到府衙地牢,毛骧便老远手持圣旨,大声喊道。
蒋瓛、纪纲等人一接到旨意,二话不说,急冲冲地冲进地牢。
身边的那些锦衣卫们,仿佛热泪盈眶一般,跟着来到地牢。
一行人恭恭敬敬地弯腰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