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他有能力,方孝孺届时锦上添花或雪中送炭,也并非不可能。
王兴欢天喜地地离去,而方孝孺这位“恩师”刚才提及的那些潜在危险,王兴也记在了心头。
接下来的几天。
他打算一直待在大明日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
毕竟大明日报算是暗中的官家机构。
在洛阳新都。
他不信有人敢对他怎样,除非是不想活了,公然无视王法。
朝堂上那些官员,连他这个通过大明日报知晓内情的读书人都明白,根本不是陛下的对手,一旦陛下出手,必定被打得落花流水。
此时,宫中渐渐入夜。
大明日报查不到的事情,锦衣卫毛骧却能够做到。
刚入夜不久,毛骧从外面走进来,手中拿着奏章,来到武英殿,递到桌前。
依旧是朱元璋、朱标和陆羽三人一同观看。
“原来是他们两位御史。”
朱元璋嘴角微微上扬,面露笑意。
虽说御史余敏和丁廷并没有直接举告揭发,但能存下这份心思,利用大明日报来推动此事,何尝不是他们的为官之道。
这倒颇合朱元璋这位帝王的心意。
这二人此举,也算是有了几分圣眷。
虽比不上陆羽,但比起寻常官员,已然好上许多,关键时刻,或许就能更进一步。
朱元璋自语过后,抬头左右一看。
这才发现不知何时,朱标和陆羽这小子也在看这封奏章。
他对着两人一视同仁,一人给了一个脑门。
两人顿时痛呼一声。
朱元璋故作恼怒,面无表情地说:“举止无礼,行为无状。
若再有下次,咱这个父皇、天子可就不会留情面了。”
“是,父皇。”
朱标恭恭敬敬地说道。
陆羽虽不情愿,也跟着应了一句:“是,陛下。”
随后,陆羽一溜烟地快步离开了武英殿,出了皇宫,回家去了。
很快。
朱标也离开了武英殿,返回太子府。
待他们两人走后,大殿内又传出声音。
“户部侍郎郭桓、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李彧、提刑按察使司赵全德、胡益、王道亨”
一个个名字传出,仿佛带着某种厄运。
“给咱时时刻刻盯着这些人,权当后手。
咱可不想煮熟的鸭子飞了,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是,陛下。”
次日,金銮殿朝会刚结束,文武百官陆陆续续依次离开。
自从回到洛阳新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