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子也不是万能的。”
朱元璋这会儿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全然不顾含山、汝阳二位公主听得一脸茫然,手足无措。
她们还是头一回见父皇如此喜怒形于色。
另一边,在大明日报的那处小屋里。
众人正思索着银行一事的前因后果。
“原来如此!”
忽然,户部尚书徐铎豁然起身,面露惊喜之色,可话到嘴边,脱口而出后,又在众人的注视下,讪讪地坐回原位。
但他刚才那一闪而过的释然,被周围人看得清清楚楚。
朱标最先发问:“徐大人,是想到了什么吗?”
陆羽坐在一旁,紧紧盯着徐铎。
徐铎尴尬地摇头,支吾着回答:“回殿下的话,没什么,应当是微臣想错了。”
朱标可不傻,怎会相信如此无稽的理由。
他看了陆羽一眼,微微点头,再次步步紧逼:“徐大人,想到什么还是直说为好,不然可就犯了欺君之罪。”
朱标这一问,徐铎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这时陆羽站了出来,唱红脸白脸。
大棒加甜枣。
这老套路虽旧,却很实用。
“徐大人莫怕,今日有太子殿下,还有我这个国子学先生,实在不行,还能去后宫求皇后娘娘。
我们几人保您一条性命还是没问题的。”
陆羽说完这番话,脸色却越发古怪。
而面前的户部尚书徐铎,此时竟露出诡异的笑容,仿佛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这一招欲擒故纵,堪称上乘。
此刻看来。
不仅徐铎想到了,陆羽也想到了关键所在。
徐铎老神在在地稳坐高位,脸上带着一丝得意。
陆羽却没那么多顾虑。
他重新看向大明日报,那赫然映入眼帘的四个大字,如同一把利剑,瞬间让他茅塞顿开。
“原来如此!”
陆羽恍然大悟,笑着说道。
找到问题症结后,陆羽看向方孝孺,一边说着,一边将手中的大明日报递过去:“把这标题和内容换一换。
别用陛下和我的名义,改用太子殿下和我这个国子学圣贤的声誉来宣传。
如此,银行之事想必就不会再像现在这般陷入困境。”
方孝孺一时没反应过来,待陆羽将大明日报递到面前。
他看着报纸,口中喃喃自语:“原来如此,是这样!”
说完。
他身形微微颤抖,连忙飞离这处小屋。
虽说知晓了其中缘由,但他可不敢声张,心里明白就好。
随着方孝孺离开。
屋内一时安静下来,仿佛所有人都已心领神会,只剩朱标一人还不明所以。
“世人皆醒我独醉”,这种滋味可不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