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这儿,是哪儿吗?”
小贩一脸得意地问道。
朱元璋一头雾水,但还是老实回答:“当然是洛阳新都。”
小贩双手一拍,继续得意地说:“这不就得了!这里可是天子脚下。
别看我只是在这儿做个小买卖的。
我二大爷在之前的村子里,那可是朝中一位大官,家里的远方亲戚来来往往,多少都沾亲带故。
朝堂上的事,咱们不太懂。
但是连那些官员老爷们都不在银行存钱。
您说,咱们这些老百姓敢吗?”
“那现在又有什么区别?
那些官员存了?”
朱元璋皱着浓眉,再次向小贩发问。
小贩拍了拍朱元璋的脑袋,说道:“你这脑袋怎么这么不开窍,转不过弯?
当然存了。”
小贩接着说,“太子府都存了。
他们哪敢不存?
太子殿下带头,朝堂百官跟风,咱们这些老百姓才敢放心存。
之前陛下推行,可陛下自己也没存钱不是?”
朱元璋哭笑不得,真想说这小贩胡搅蛮缠。
他哪有必要存钱,大明银行本就是他推动兴办的,钱虽没以存钱的形式体现,但早就投入进去了。
朱元璋刚要开口反驳,身后的朱标和陆羽眼疾手快,赶紧把他拉了回来。
不等朱元璋这个陛下、父皇说话,陆羽和朱标就连忙说道:“陛下,百姓说的是实话,还请陛下莫要与百姓计较。”
“百姓自是不了解朝堂中的复杂情况。
他们眼界有限,只看得到眼前的事。
他们见太子殿下存钱,官员们也存钱,所以才放心跟着存。”
“咱也存了的!”
朱元璋憋了半天才恶狠狠地冒出这么一句。
他恶狠狠地看向陆羽,眼珠子瞪得老大,“你说说,咱有没有存钱?
为了你这银行的事,咱花了户部多少钱。
别人不清楚,你心里还不明白吗?”
“是是是,陛下不仅存了,而且存了很多。”
陆羽赶忙回应,“可微臣知道,百官也知道,但不足以让百姓信服。
太子妃存了不少嫁妆钱,这才让官员们相信了,官员夫人们也信了,百姓自然也就信了。”
“这找谁说理去。”
朱元璋眼珠子依旧瞪着,半天都没能理解这个逻辑,实在难以接受自己在百姓心中的影响力还不如太子朱标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