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再次肯定自己之前惩治贪官的做法,还不忘朝朱标显摆一下。
被父皇这般表态,朱标一脸无奈,苦笑着再次看向陆羽。
陆羽摇了摇头,神色平静地说道:“陛下其实只说对了一半。
所谓税赋取之于民,当用之于民,可事实并非如此。
收取税负的是各个地方官员,而非朝堂。
即便有我大明律法约束,官员不敢明目张胆伸手,但是在民间,有那些乡绅地主。
他们熟知律法,还有功名在身,可以将百姓的田亩都挂在他们名下。
如此一来。
国库收到的税负便会一年比一年少,而各个地方豪族却富得流油。
税负少了,可连年天灾,百姓的贫苦却丝毫未减,最后便陷入寅吃卯粮的困境。”
陆羽将其中缘由一一道来。
“土地大多被地方豪族、世家隐匿,使得税负流失成为常态。
而盐铁专营却无法造假,取用多少盐铁皆有记录,这也正是世家豪族对其深恶痛绝的原因,在他们眼中。
这简直是从自己身上割肉。”
“那是咱的东西!”
朱元璋听到此处,一脸凶狠地说道,话说到一半,瞧了瞧一旁的朱标以及面带微笑的陆羽,又补充道,“是天下百姓的东西。”
“陛下圣明。”
陆羽像模像样地拱手,不过那态度实在敷衍。
此刻朱元璋也顾不上计较,催促陆羽接着讲:“这又与大明银行有什么关联?
难不成还能彻底解决土地税负问题?”
朱元璋对此实在难以相信。
若说陆羽凭其非凡手段,让大明银行赚得盆满钵满。
他倒颇为自信;
可若要解决土地难题,实在棘手,连他朱元璋都不敢轻易打土地的主意。
国朝初定。
大明之前是元朝,元朝灭亡后历经乱世。
天下统一至今不过数年,民间暗流涌动,人心复杂,心怀谋逆之人不在少数。
近些年因陆羽辅佐,大明国力增强、国库充盈、百姓安居乐业,南北安定,文人有了上进之心,大明才渐趋稳固。
但即便如此。
触动土地问题仍会震动国本,引发混乱,要平稳解决,难如登天。
况且之前推行摊丁入亩、丈量土地之法,虽查出不少隐匿田产,可如今恐怕故态复萌,此类现象层出不穷。
乃是人性之恶,杜绝不了。
朱元璋心中明白。
可若为解燃眉之急再次全国丈量土地,国力损耗巨大,实在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