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十三不一样了哈!”
秦王朱樉大大咧咧,随便挑了一个位置坐下。
此刻的他卸了轻甲,走起路来铿锵作响,身上还染了不少的淤血——是敌人的血,可不是他的。
“来了一趟经历了许多,要是再不变的话,今日二哥可就见不到我这个小十三了!二哥该不会要抢我这美洲南部?”
“美洲北部那么大片的土地,二哥还觉得不够大吗?”
一边说着话,代王朱桂也拿出了他的杀手锏,“在这‘天圆地方’之处的另外一端可不只是有着美洲,还有其他之地。
二哥与其盯着我这十三弟的土地,反倒不如你我合力在外继续征伐。
别让自家人打起来,能占多少占多少,想来之后的五哥还有六哥也会一起跟过来的,来的人越多,这地可就越少了。
二哥的大秦帝国跟我的这印加古国,可不能够吃太少,二哥你认为?”
听了这话,秦王朱樉居然没有在意,反而捉起了一个细枝末节来:“印加古国?
不打算叫你的大代帝国了吗?”
“怎么说也是我们中原人。”
朱樉挑挑眉。
朱桂对此确实并不在意,“起了这么个名字反倒更能让我们谨记,让朱家子弟谨记这些蛮夷之人的危害。
除非彻底同化了,否则该防范的得防范!而且‘大代帝国’也没那么好听,要怪就怪父皇给了我这么一个藩王的称号。”
“十三弟我心里苦!”
“那就这么说定了!”
这时秦王朱樉冷不丁地同意。
朱桂也能跟得上他的思路。
两人会心一笑,已然是两兄弟瓜分了这美洲的北部和南部。
而美洲中部那边。
老四燕王朱棣能拿得了就拿,拿不了的,相信老六楚王朱桢也就在来的路上了,到时候他们再商量着怎么分。
跟他们老二和老十三没有半点的关系。
“这个时代是最好的时代,是对大明、对咱们这些人最容易建功的时代,一统全球似乎也不再是梦了。”
“也幸亏父皇的孩子够多,所以才能够有这么多的朱家子弟,才能够赚得了这么多的土地,还真是相得益彰。”
转眼间已是到了金秋时节,秋风瑟瑟。
虽未有寒夜,但却透着凉意,再次袭遍了洛阳新都。
处处上下不少人也都开始备起了冬衣——要提早买,否则到了应季的时节再买,可是要长上近十文钱左右的。
洛阳新都寸土寸金,本土人占了时代红利的,发家勉强财富自由;外来的人口越来越多,可要租房子住,还是要节俭一二的。
也在这样的时间内,工部之内成立了天工院,专门负责实学的各种事业。
而工部的其他部门则是负责用实学之物,筑堤坝防止洪灾、南水北调、治理蝗灾、抵御旱灾,各种各样的灾害防范也都开始逐步安排。
这本来就是工部平常就该有的作为,毕竟在大明此前的朝野之间,肱骨之内也从未有什么专门用来研究如何增进生产力、提高技术的部门,所以本来负责这些事的官员做起来极为顺手、称心如意。
“各人做各事才算是体面”。
而海外三王之事,随着之前的沸沸扬扬,最近反倒是平静了。
就连代王朱桂被抓进印加帝国地牢的事情,还没来得及传扬出去,就被他给拦了下来。
这是他的黑历史,是黑匣子里面的事情,知道的人自然是越少越好了。
除非等到他成为了印加古国的天子之后,到了那时,再跟自家父皇一样据实详细写,写得越惨越好。
唯有如此才能够证实他这个印加古国的王,到底是有多么厉害。
一个凭一己之力,从地牢之身掀翻了整个帝国的印加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