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老臣最近两年时常感到精力不济,处理朝政来,也没有年轻时候快了。”
甘龙是多么精明的一个人,自然知道,秦献公拉着他闲聊,肯定是有目的的。、
不过在不知道秦献公目的的情况下,甘龙也只能顺着他的话往下说。
“其实这么多年了,我也想培养两个新人,替我们分担一些朝政。”
“可是看来看去,这么大的一个朝堂,除了你我之外,却一个能够治国理政的人都没有。”
“老秦人没有此等人才,可是山东诸国的士子却不屑于秦国,不肯来秦。”
秦献公接着说道。
“是这个样子,我们秦国还是穷了,不然的话,那些山东士子为何不来我们秦国。”
提到这点,甘龙也是深有感触。
“不过,这次我在河西打仗,老大倒是给了我一个惊喜,带来一个人才。”
“我虽然没看过此人治国理政,但是光论眼界和见识,此人就非同一般。”
秦献公话锋一转,把话题扯到了杜州头上。
“哦,此人能够让君上夸奖,想必是不凡,哪天老臣也想见识见识这个人。”
“只不过,山东诸国的士子,老臣恐怕我们秦国是留不住的。”
甘龙笑着说道。
“此人倒不是山东诸国的士子,说起来,倒是和你有几分渊源。”
说着,秦献公把杜州的来历说给了甘龙听。
“哦,我倒是没想到,此人是杜挚的儿子。”
“说起来,的确和老夫有几分渊源。”
甘龙听了之后,点点头说道。
“杜州此人人才难得,我这次把你找来,一是听一下我走这段时间的朝政大事。”
“二来也是为了这个杜州。”
秦献公接着说道。
“哦,君上想让我出面,劝说杜挚让杜州认祖归宗。”
甘龙立刻就明白了秦献公的意思。
“对,我就是这个意思。”
“这件事如果我出面,我怕杜挚会认为我以权压他。”
“到时候别弄的一个不情不愿就不好了。”
“所以我想请你出面,毕竟你是杜挚的老师,平日里杜挚也最听你的话。”
秦献公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这件事也是好事情,老臣自然愿意去做,但是君上也不能闲着吧,这样,这件事我们一人解决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