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如果是说不要收复河西的话,那你可以不用说了。”
“我已经决定,征兵三十万,再战河西。”
秦献公大手一挥说道。
“君上,臣还是有话说,如果君上听完了臣的话,还是觉得非去不可的话,臣不阻拦。”
杜州没有因为秦献公的话退回去,而是坚定的说道。
“行,那你说,不过我可是说好,主意我是不会变的。”
秦献公说道。
“那好,君上,上次石门之战你还记得吧。”
杜州先问道。
“当然记得,这又如何?”
“那次可是大捷,斩魏军六万。”
秦献公说道。
石门之战是他对抗魏国之时最得意的一场胜仗,他自然是记忆犹新。
“既然君上记得石门之战,那臣请教君上,石门之战后,本来我秦国应该能够顺势取了少梁,为何却没有成功。”
杜州又问道。
“还不是赵国背信弃义…”
秦献公提到这里的时候,突然把眼睛睁开直勾勾的看着杜州:“你是想说,赵国会再来一次是吧。”
杜州说的是上次石门之战的时候,秦献公挑选的时机非常好,那时候赵魏两国正在河东鏖战。
所以石门之战,秦献公面对的只是魏国石门的守军而已。
本来按照秦献公的想法,是想石门之战大胜之后,就立刻攻打少梁。
但是这个时候却出现了变数,赵国看到石门之战秦人大胜,立刻就和魏国达成了和解。
这也就算了,最可恶的是赵国还回身和魏国一起逼秦国退兵。
这件事,秦献公一直耿耿于怀。
当时他可是派使者去了赵国,赵国也承诺了,一定会和秦国联手,牵制魏国。
没想到赵国最后却背信弃义,不仅没有牵制魏国,反而和魏国联合在一起逼迫秦国。
秦献公提到这个事情就气不打一处来。
“现在的情况其实一样,河西之地,乃天下富庶之地,魏国是绝对不会放过这个地方的。”
“君上,我们一旦开始征战河西,那么相当于帮了赵国一个大忙了。”
“到时候,很有可能赵国就会借此和魏国和解。”
杜州看着气呼呼的秦献公说道。
“他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