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对于其他皇子,泰和帝只是在他们到了年龄后,统一扔进上书房,接受皇子的常规教育。
不能说完全不管,只能说不怎么上心。】
【偶尔兴致来了,泰和帝会去上书房抽查。】
【三皇子萧景琰若是在策论上答得不够好,他只会呵斥其“有勇无谋,不知变通”。而后便不再多问。】
【可如果是太子在某篇文章的见解上有所欠缺,泰和帝就会立刻召集整个东宫讲师团,严令他们必须在十日之内,让太子彻底弄懂其中关窍。
甚至会亲自下场,与太子辩论数个时辰,首至深夜。
【用泰和帝的话来说:朕的其他儿子,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王爷,一个能干的将军,但太子,必须成为一个完美的、无可挑剔的圣君!他要带领大雍,重现辉煌!】
随着描述的深入,殿内气氛变得微妙起来。
丞相公孙启等一众文官,脸上皆露出欣慰与动容之色。
陛下对太子,确实是用心良苦,嫡长子继承制,乃是国本所在,天经地义!
三皇子萧景琰的眼中闪过复杂之色。
他想起了童年时,无论自己表现得多么出色,
在父皇眼中,似乎永远都比不上那个在书房里写出一篇好文章的大哥。
他身后的武将们,也个个面露不平,觉得三皇子受到了不公的待遇。
泰和帝听着天幕细数自己对太子的偏爱,脸上露出一丝自得。
培养一个完美的继承人,是他此生最得意的杰作。
【结果也没让泰和帝失望,太子萧承嗣确实成长为了一个极为优秀的储君。
他仁厚、聪慧,深得民心与文官集团的拥护。】
【可惜的是,这样一个被悉心培养出来的完美继承人,他却并没能顺利登上皇位。】
“什么?!”
转折之突然,让众人瞬间陷入一阵错愕。
太子满脸疑惑:“我没能即位?”
泰和帝脸上的自得也僵住了,他失声喝道:
“这怎么可能?!”
“朕为他铺平了所有道路,谁能动摇他的位置!”
丞相公孙启更是脸色大变,他一生都致力于维护太子,
这结果对他而言,无异于信仰的崩塌。
唯有三皇子萧景琰,在最初的震惊过后,敏锐地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
【因为,太子虽然完美,但泰和帝亲手为他培养了一个过于强大的对手:三皇子,秦王萧景琰。】
此言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到了三皇子身上。
泰和帝愣住了,他看着自己那个桀骜不驯的儿子,心中不安陡升。
他放任老三发展军功,本意是想让他成为太子的“磨刀石”和“盾牌”,
难道这块石头太硬了?
刚刚还在得意的三皇子萧景琰脸上冷笑也僵住了!
这天幕是何意?
唯恐天下不乱不成?
【泰和帝虽在文治上独宠太子,但在武功方面,却将所有的机会都给了三皇子。
他放任三皇子在军中建立威望,甚至允许他组建秦王府,招揽天下豪杰。】
【最终,文武失衡,东宫与秦王府的矛盾激化,酿成了无法挽回的恶果。】
【泰和三十年,秦王萧景琰率军大破北狄,立下不世之功,班师回朝之日,京城百姓夹道欢迎,军中将士更是高呼“秦王千岁”,其声威一时无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