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脸上带着刀疤的老兵,夹起一块肥得流油的红烧肉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说道:
“谁说不是呢?
我当时就冲在最前面,就想着冲上去抢一口,天王老子来了都不好使。
结果被殿下那锅‘猪食雨’淋了一头,我跟你说,那馊味儿,老子洗了三天都还闻得见!”
众人爆发出一阵哄笑。
御书房内,一片死寂。
泰和帝独自一人,坐在龙椅上,手指无意识地在御案上敲击着,发出令人心悸的“哒、哒”声。
他想起来了。
三年前,当皇城司将京郊大营这份密报呈上来时,他看到了什么?
密报上说:九皇子萧辰,初掌军务,不知轻重,因伙食分配不公,激起兵士不满。
其人竟意气用事,下令将全军口粮尽数倾倒,险酿大祸。
后,其亲入伙房,以新粮安抚,勉强平息事端。
当时,他看完密报,只是一笑置之。
他对身边的总管太监点评道:
“竖子之见,妇人之仁。
为收买人心,竟不惜浪费军粮,此等心性,如何能成大事?
他还当这是在宫里过家家。”
他当时以为,自己己经看透了这场闹剧的本质:
一个毫无经验的皇子,一次愚蠢而幼稚的施恩。
一个只会用“浪费”来收买人心的儿子,又能有什么威胁?
可现在
天幕,将他看不到的、最关键的细节,血淋淋地揭开了!
那不是简单的“伙食分配不公”,那是一场由林铮暗中挑起的、李敢默许纵容的、赤裸裸的权力示威!
而萧辰
泰和帝敲击桌案的手指,猛地停住了。
一股寒意,从他的脊椎升起,瞬间传遍西肢百骸。
“他知道。”
泰和帝的声音沙哑,他终于看懂了三年前自己忽略掉的最可怕的一点。
“他从一开始就知道,那是一场针对他的阳谋!
他知道林铮在背后捣鬼,也知道李敢在看他的笑话!”
“可他没有去揭穿,没有去对质,而是”
“倒掉了那碗饭!”
他在思考,如果换做是自己,面对同样的局面,会怎么做?
“朕,会用军法。”
他对着空无一人的御书房,自言自语道。
“朕会立刻将李敢和那几个带头挑衅的老兵,以‘动摇军心’之罪,当场斩杀,以儆效尤。”
“然后,朕会从京中调拨一批真正的精粮,许诺重赏,以收买人心,再将剩下的兵痞打散重编,派亲信将领接管。
威逼、利诱、分化,不出三日,这支军队便会重新成为朕手中的刀。”
这是帝王心术,是教科书般的驭将之策,是他数十年来玩弄于股掌之间的纯熟手段。
“可他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