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士们!心要明!三大纪律要牢记!”
身后数千人立刻齐声怒吼应和:
“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得胜利!”
“不拿百姓一针线!咱们要做仁义兵!”
“一切缴获要归公!私藏必定要处罚!”
这首由萧辰亲自编写、曲调简单上口的《三大纪律歌》,
己经成了这支军队行军途中唯一的娱乐。
它用最首白的方式,将“规矩”二字,一遍遍地烙印在每个士兵的心里。】
【队伍的末尾,是辎重车队。
阿一正坐在马车里,就着车内一盏小小的防风灯,仔细地将风干的肉脯切成细末,准备晚上给伤兵们熬粥。
她听着外面那雄浑的歌声,嘴角不自觉地露出了安心的微笑。
夜幕降临,大军在官道旁一处废弃的驿站宿营。
白日的疲惫并未让营地陷入沉寂。
在十几堆巨大的篝火旁,一个个小小的“夜校”课堂,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
识字的老兵或军官,正拿着一根烧黑的木炭,在随身携带的木板上,
一笔一划地教着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新兵,
如何写自己的名字,
如何辨认《队列手册》上的基本口令。】
【“这个字,念‘侯’!侯三的‘侯’!都给老子记住了,这是咱们百夫长的姓!”
“还有这个,‘左转’!‘右转’!谁再他娘的弄错了,明天就别想喝肉汤!”
呵斥声、背书声、善意的哄笑声混杂在一起,让这冰冷的雪夜,充满了勃勃生机。
萧辰的帅帐之内,他并没有去干涉这些自发的学习。
他只是偶尔掀开帘子,看着外面那一张张在火光下求知若渴的脸,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他知道,这支军队,正在按照他的设想,从内到外,发生着脱胎换骨的变化。】
天幕下。
武威郡内,最大的酒楼“得月楼”里,生意好得几乎没有空位。
店小二穿梭其间,吆喝声此起彼伏。
二楼的雅间,几个衣着华贵的江南商人,正好奇地看着楼下街道。
只见一队背着小布包的孩童,排着歪歪扭扭的队,从楼下走过,嘴里还奶声奶气地唱着天幕上那首军歌。
“一切缴获要归公!”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对着掉队的伙伴训斥道,
“再不站好,罚你晚上回家没有肉臊子拌饭吃!”
这充满童趣的一幕,让江南商人们看得啧啧称奇。
为首的张姓商人,对陪客的本地皮货商老王笑道:
“王老板,贵地的娃娃,真是活泼得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