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暖阳洒在长安城外的十里长亭,却驱不散空气中的寒意。
长公主萧茗月的车队,如一条黑色长龙,静静地停驻在官道旁。
她此去凉州,名为犒劳三军,实则带上了最顶尖的工匠和账房先生,心里打着两个如意算盘:
一是把九弟那些“奇技淫巧”的秘密给偷学过来,变成东宫和她自己的本钱;
二嘛,就是要在九弟的地盘上,开办自己的商号,用绝对的资本和技术优势,彻底挤垮她脑补的九弟工坊小作坊。
可以说,她是磨刀霍霍,准备去给那个不听话的弟弟一个下马威,让他知道谁才是真正的“执棋者”。
可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她这副气势汹汹的“找茬”架势,落在那些早己心怀鬼胎的人眼里,味道可就全变了。
在他们看来,这哪里是姐姐去教训弟弟?
这分明是泰和帝终于意识到了凉州的重要性,派出了他最能干的女儿,带着朝廷的倾力支持,要去把凉州打造成坚不可摧的战争堡垒,彻底断绝他们“南下”的美梦!
一场完美的误会,就此产生。
经过在长安城内一日的补给与休整,萧茗月这支队伍即将再次踏上前往北疆的漫漫长路。
萧茗月端坐于装饰考究的马车之内,透过半卷的窗帘,冷眼看着亭外那场正在上演的“官场大戏”。
长安知府、本地驻军将领,以及关中最大的两个世家:
王氏与谢氏的家主,此刻正带着大批随从,毕恭毕敬地侍立在亭外,
每个人的脸上都堆满了恰到好处的笑容。
“殿下千金之躯,竟不辞辛劳,亲赴北疆苦寒之地,体恤三军,实乃我大雍之福,万民之幸啊!”
为首的王氏家主,面容儒雅、两鬓微霜的中年人,率先躬身上前,声音洪亮,充满了“忠君爱国”的激昂。
他一挥手,身后八名壮汉,立刻抬着西个沉重箱子,放在了路中央。
“殿下一路辛苦,我等长安士绅,感念殿下仁德,备下些许本地土产和微薄程仪,以作众人路上嚼用,聊表我等对殿下、对陛下的一片赤诚之心,还望殿下务必笑纳!”
长安知府也连忙上前,满脸堆笑道:
“是啊是啊,殿下,王家主他们也是一片心意。”
萧茗月身边的内官总管魏庸,悄无声息地凑近车窗,低语道:
“殿下,这西口箱子,怕是不下万两之数。
而且我听王家主身边侍卫口音,疑似来自北狄苍狼部落。”
萧茗月心中一凛,但脸上依旧不动声色。
她的目光越过那些堆笑的脸,落在了自己车队后面那几辆伪装成普通货物的“银车”上。
她看得分明,就在刚刚,那位王家主和知府大人的视线,不着痕迹地在那几辆车上滑过。
那眼神里,没有对皇权的敬畏,只有对财富最原始的贪婪。
车帘缓缓落下,隔绝了外界的视线。
片刻后,萧茗月清冷而威严的声音,从车内传出:
“王家主,张知府,诸位有心了。”
“只是本宫此行乃是奉父皇之命,犒劳三军,所携钱粮,皆是国库公帑,一分一厘,都有定数。
岂能再收受地方馈赠?此举不合规矩。”
“心意本宫领了,东西,还是带回去吧。”
她顿了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