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
他猛地将密报拍在御案之上。
“竖子!竖子焉敢如此!!”
泰和帝气得浑身发抖,
他不是因为害怕,
而是被不成器的儿子,当着天下人的面,狠狠挑衅了皇权的的愤怒!】
【太子萧承嗣见状,心中却是又惊又喜。
惊的是,他没想到自己那个一向隐忍如龟的九弟,竟然有如此胆魄,敢做出这等石破天惊之事!
喜的是,他终于抓住了老九一个足以致命的的把柄!
他立刻上前一步,脸上写满震惊与痛心,躬身奏请:
“父皇息怒!
九弟此举,目无君父,形同谋逆!
为正国法,安天下,儿臣恳请父皇即刻下旨,
命三弟率其麾下精锐,火速追击,将九弟擒回京师,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他这番话说得义正言辞,心中却早己将算盘打得噼啪作响。
让老三去当这个恶人,脏了他的手,也折了他的兵。
自己则可坐收渔利,一举拔掉两个心腹大患,何乐而不为?
殿内随侍的几位东宫属官闻言,也立刻跪倒一片,纷纷附议:
“陛下,太子殿下所言极是!
不严惩九皇子,国法何在,天威何存!”
一时间,御书房内杀气腾腾,仿佛下一刻,就要有数万大军因这一纸密报而调转方向。
然而,就在泰和帝眼中的怒火己经燃烧到顶点,即将下令的那一刻,
一道沉稳却坚决的声音,从殿角响起。
【“陛下,万万不可!”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三皇子派系的首席谋士,光禄大夫杜晦,不知何时己从屏风后走出。
他面容清瘦,眼神锐利,此刻正对着泰和帝,深深一揖。
杜晦的出声,让太子心中一凛,
他知道,这个老狐狸看穿了自己的计谋。
“杜爱卿,你有何见解?”泰和帝强压着怒火,声音冰冷。
“陛下三思!”杜晦不卑不亢,朗声说道,
“北疆军情为重中之重,三殿下的大军乃是稳定国之北门的定海神针,
岂能为京郊三千老弱病残之事而动摇国本?
此乃舍本逐末之举!”
“再者,九殿下此举虽显鲁莽,
但其麾下毕竟是我大雍兵士,若以大军征伐,必致血流成河,自毁长城,
只会让北狄看我朝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