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又有一人走过,却是个落魄书生。书生看向那画,道:“这画的果然是花魁细侯。美则美矣,不知为何叫了这么一个名字。何画师,你可知道?”
何准回头笑道:“原来是满夫子。可是对画中人有意?”
问的人姓满,是一位书生,因在城中设账教书,故被人称一声夫子。此时被何准一问,立时红了脸,把话岔开道道:“我只是看这画中人,眼神落寞,便多注意了些。”
何准揽住满夫子的肩头,笑道:“若你喜欢这画,便宜卖你,可近前细看。”
满夫子正要细看,便随了何准到了画前。忽然脚下一空,人已不见。
那少年又在一旁道:“何大哥,这人也不见了!”
何准回头,眨眨眼,对这少年道:“小朔你真是奇怪,这人好好的,怎么会不见?走,我带你去看看!”说罢拉了少年的手,向前走了两步,也一头撞进画里。
小朔跟在何准身后,只觉自己还在街头行走,却不知自己入了画中。
何准修为接近灵丹境后,已经历了三年人间历练,又有塑身于休休神庙中所生的神异,于画技中已开发出此种引人入画的手段,也是修为较入画之人高出许多,才能做到。画中事物乃是与人世间实物相辅相成,既在画中,也在人间,恍兮忽兮,神妙存于方寸。
这小朔是此间一位神医家中子弟,三年间已和何准混的熟了。此时跟在何准身后,进了一处说书的茶馆。何准付了茶钱,带他入座,又点了几碟小吃,道:“且在这里等着,入夜才有好戏看。”
小朔东张西张,忽然看到一人,道:“那不是满夫子?原来他也过来听书。”
何准道:“别吵,安坐听书!”
茶馆之内,说书的刘先生正在讲一个话本故事,却是一位人族传说中的英雄,唤做关羽,字云长,人称关二爷。那先生正说到关羽在曹丞相营中,听闻兄长刘备的消息,挂印封金,携嫂离了曹营去寻,一路上过五关斩六将,务要寻得兄长。端是忠义无双,英雄了得。
这刘先生是赤澜城中有了名的人物,虽则相貌平平,却自有一番风流气度。说起这段书来,其描写刻画,微入毫发,却又找截干净,并不唠叨。款款说来,其疾徐轻重,吞吐抑扬之处,的是引人入胜。
小朔听了好一会,不觉天已黑了。忽然低声对何准道:“何大哥,曹丞相对关二爷可是不错,封了汉寿亭侯,赠了赤兔宝马,住豪宅,享美食,他为啥要走?”
何准笑道:“财贿不足以动其心,爵禄不足以移其志。关公是何等人物,岂是你能懂的?且吃你的瓜子!”
就在这时,茶馆内忽然涌入十余名家丁打扮的壮汉,个个腰佩短刀,神情肃穆。为首的是一位皮肤细嫩的白须老者,身着锦缎长袍,手持一根雕花拐杖,正是城中赫赫有名的方家管家。茶馆内原本热闹的气氛顿时一滞,有人低声道:“是方家的人,来做什么?”
刘先生见是这些人,心知有事,便停下说书,静静看着。
只见方管家昂然向前,朝刘先生拱了拱手,语气虽客气,却带着不容拒绝的意味:“刘先生请了,我家老爷今日为如夫人做寿,特请先生前往府上说书助兴。赏钱自不会少,还请先生赏脸。”
茶馆内众人闻言,虽心中不满,却无人敢出声。方家是城主的亲戚,势力庞大,谁敢得罪?有人低声嘟囔:“正听到精彩处,怎么就来搅局了”却也不敢大声抱怨。
方管家环视一圈,似乎看出了众人的不满,微微一笑,扬声道:“今日打扰诸位雅兴,实在抱歉。为表歉意,诸位今日听书喝茶的花费,全由方家包了。还请诸位多多包涵。”
此言一出,茶馆内顿时响起一片低低的议论声。有人松了口气,笑道:“方家果然大气!”也有人摇头叹息:“可惜了,刘先生这一走,今日怕是听不到结局了。”
刘先生见状,知道推脱不得,便朝众人拱了拱手,歉然道:“诸位,今日实在对不住,改日刘某再为大家补上这段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