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谢说:“六子,宏伟,不行了,我挺不住,嗓子都快唱哑了,别收点歌单,大厅亮灯吧。”
大厅亮灯,就是端茶送客的意思。
三个老板聚到一起,两份点歌单的数字也一样,老板们开始给静安和韩老师分钱。
静安说:“我拿三分之一,给韩老师三分之二,韩老师又弹琴,又唱歌,她应该拿两份。”
韩老师笑笑,说:“怎么都行。”
葛涛拿出一摞钱,数了一遍,递给左边的老谢,老谢数完钱,又递给李宏伟。
李宏伟从抽屉里拿出数钞机,过了一遍,数字对,没有假,他把钱递给韩老师。
“这是你们乐队的钱,你和静安怎么分是你们的事。”
韩老师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她把钱放到桌上,像洗牌分摞一样,分成两摞,用手压了压,觉得差不多。
韩老师说:“静安,你先拿。”
静安觉得两摞一样多,就打算把自己身边这摞里,拿出一部分给韩老师。
韩老师已经把自己那沓钱收进包里:“咱俩别为钱撕撕巴巴的,难看。我挣钱是锦上添花,你挣钱,是养家。”
韩老师每一句话,好像都暗藏玄机。
静安仰慕第看着韩老师。
两人要分手的时候,韩老师说:“文化馆夏天要举办一个嫩江之夏音乐会,你报名了吗?”
静安不知道这件事。韩老师要她报名参赛。
“你要多锻炼自己。在舞厅唱歌也行,但你记住我那句话,酒至微醺,花开半夏,话留半句,不要把运气都用没了。”
静安不是全懂,只是一个劲地点头。
韩老师说:“吉他你已经上手了,剩下的就是一个熟练的过程,别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静安很多年后,才理解了韩老师那晚说过的话。
有钱人,和没钱的人,是两种想法,两种生活方式。
富人家的孩子挣钱,是低头挣钱。穷人家的孩子,是踮着脚尖仰头赚钱。
这天晚上,田小雨和李宏伟骑着摩托,又去了一次同学家,下午去的那次同学没在家。
晚上同学在家呢,说明天晚上一定能去长胜演出。
但问题是,他们下午都没法去长胜。因为第二天是星期一,正常上班,他们只有晚上有时间。
李宏伟骑着摩托驮着田小雨往家走,忧心忡忡,他觉得必须找专职的乐队,不能找兼职的。
田小雨也是这么想的。她说:“兼职的这些人说不上哪天有事儿,长胜这面就耽误了,还得找孙枫。”
两人的想法不谋而合。他们直接去了小巴黎,田小雨进去把孙枫找了出来。
李宏伟沉着脸说:“六哥让我来找你。”
孙枫说:“我上午跟六哥已经说明白,不能回去,小巴黎老板对我有知遇之恩。”
葛涛已经把这些跟李宏伟说过。
李宏伟说:“你真不想回去也行,可长胜那面撂片呢,你也知道葛涛是社会人儿,什么都能干出来!”
孙枫自己也明白,长胜那面如果真的没有乐队去,是说不过去的,葛涛早晚会找他算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