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高强度培训下来,几个年轻人叫苦不迭,感觉比警校训练还累,一走出警局,脑子都是发懵的。
但张泽天的专业和那种近乎偏执的严谨,也让他们不敢懈怠。
小办公室里的键盘敲击声渐渐变得密集起来。
培训进行到第十天,案子来了。而且一来就是串案。
光明区接连发生多起临街商铺被盗案。
目标都是小超市、烟酒店、五金店。作案时间集中在凌晨1点到4点。
手法一致:暴力破坏老式的挂锁或门鼻锁进入,目标明确,直奔收银台和存放高档烟酒的柜台,现金、高档香烟、少量名酒被一扫而空。
现场凌乱,但同样没留下什么有价值的指纹或鞋印。。
案子按新流程,第一时间汇总到了指挥中心。
看着接警记录单上相似的作案手法、时间和目标,几个见习警都意识到这很可能是同一伙人所为的系列案件。
张泽天立刻组织人手,将所有报案信息录入他设计的“侵财类案件信息表”。
包括:案发时间、具体地点、被盗物品清单、损失金额、作案入口破坏方式、现场是否有监控等。
表格很快填满了几十行。张泽天盯着屏幕,手指在键盘上敲击,运用excel的筛选和排序功能,尝试找出规律。
“陈大,”张泽天拿着初步整理好的表格找到陈默。
“案子汇总了,初步看是同一伙人,流窜作案可能性大。信息都在这。”他把打印出来的表格递给陈默。
陈默看着表格上清晰的分类和汇总数据,比以往看一堆零散笔录直观多了。
作案时间集中在后半夜,地点分散在光明区几个不同的街道,被盗物品以现金和高档香烟为主。
“有什么发现?”陈默问。
“时间分布上,集中在凌晨1-4点,但具体时间点很散,看不出明显规律。”张泽天指着屏幕上的筛选结果,“不过,香烟品牌高度集中,几乎都是中华、玉溪、芙蓉王这几个硬通货。”
“损失金额,小店普遍在几千到一万多不等。”他顿了顿,有些迟疑,“目前…信息量还是不够,主要是缺乏现场痕迹和目击线索,很难做更深的关联分析。我们…还在录入和熟悉阶段。”
陈默明白张泽天的意思。这支队伍太新了,工具的功能也有限,面对这种流窜性强、反侦查意识不弱的案子,指挥中心目前能做的,还只是信息的初步归类和展示,远达不到“情报导侦”、指引侦查方向的程度。”
“硬要他们现在出分析报告,很可能流于表面,甚至出错,打击新人的信心。
案子压力不小。短短几天,已经发了五起,商户们怨声载道,就连吴局都过问了。
按老规矩,这案子肯定直接压给负责侵财的二中队,让他们撒开人马去摸排蹲守。
陈默拿着那份打印的表格,心里有些犹豫。
是让二中队按传统方式先上?还是…让这支尚未成型的情报队伍,也尝试参与进来?
后者风险很大,新手上路,万一分析错了方向,不仅耽误时间,还可能闹笑话。
陈默找到了他的师父李爱国。
李爱国听完陈默的顾虑,嘬了口茶,眯着眼:“我说你小子,搞这个情报中心,花这么大代价,弄来电脑,调来张泽天,还塞给他一帮新兵蛋子,是为了什么?当摆设?”
“当然不是!”陈默立刻道。
“那就对了。”李爱国放下茶杯,语气平淡却有力,“好兵是打出来的,不是练出来的。你这支队伍,光在屋里对着电脑练打字、填表格,练到猴年马月也成不了气候。”
“真正的本事,是在案子上磨出来的!见真章,才知道哪里行,哪里不行。案子不等人,罪犯更不会等你把兵练好了再作案!让他们上!跟着案子走,边干边学!出了错,改了就是!总比一直捂着强。”
李爱国的话像一记重锤敲在陈默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