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范围锁定在七月十号到二十号之间。联系市局指挥中心,协调调阅全市及各区县近一个月的失踪人口报案记录,按这个条件过筛!”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小小的会议室瞬间高速运转起来,电话声此起彼伏,键盘敲击声密集响起,烟雾缭绕中,侦查员们埋头在资料和电话中。
时间一点点流逝。
下午两点刚过,负责筛查汇总的年轻刑警小刘猛地站起身,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手里挥舞着一张刚打印出来的记录:“陈队!马队!有重大发现!”
他快步走到陈默和马伟杰面前,指着纸上的信息:“翠湖市局110指挥中心那边反馈过来一条匹配度极高的报案记录!张建东,男,五十五岁,翠湖市第三纺织厂资料室主任!”
“家属于七月二十号向翠湖市湖东分局报案,称张建东死前一天早上离家,临走时告诉妻子要去南方考察一个什么‘新型纺织设备投资项目’,周期大概一周。”
但自离家后,手机就一直处于关机状态,彻底失联。家属多方寻找无果,觉得情况异常,遂报警。”
小刘指着记录的关键部分,语速加快:“报案记录里,家属,主要是他妻子和儿子,特别向接警民警提到过两点。”
“第一,张建东大概在十年前因为蛀牙严重,在市口腔医院做过治疗,当时镶了‘好几颗金属包瓷的假牙’,具体是哪几颗牙,家属记不太清了,但明确记得有这种‘外面是瓷,里面是金属’的牙,而且不止一颗。
第二,张建东在第三纺织厂资料室干了一辈子,日常工作就是整理、编目、抄写档案,天天跟笔杆子、档案袋打交道,右手食指中指的老茧非常厚实,家属还提到他抱怨过手指有时会疼,完全符合长期握笔的特征!”
年龄、职业背景(在职文职)、明确的烤瓷牙修复史、长期书写形成的职业特征、失踪时间点(7月13日)完全落在死亡时间窗口(7月15日前后)所有关键特征高度吻合!
陈默和马伟杰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骤然凝聚的凝重。
油漆厂水洼中那具高度腐败的无名尸骸的身份,似乎瞬间有了一个极为明确的指向——翠湖市第三纺织厂的资料室主任,张建东。
陈默语速飞快,条理清晰地布置任务:
“联系张建东家属,特别是报案人,详细询问张建东离家时的具体穿着、随身携带物品、体貌特征细节,尤其是牙齿修复的具体情况,看能否引导家属回忆更清楚,比如当时在哪家医院做的,有没有保留病历或缴费单据。”
“马队,你亲自带一队人,立刻出发去翠湖市湖东分局,调取完整的报案笔录,然后直奔张建东家。
“主要是深入了解张建东的社会关系网络、家庭经济状况、近期工作状态和人际关系、尤其是他提到的那个‘南方投资项目’,必须查清楚到底是什么项目?”
“哪个朋友介绍的?投资金额多少?有无合同或书面材料?重点排查他有无经济纠纷、债务问题,或者近期行为有无异常表现,比如情绪波动、与人结怨等。”
“同时,派一组人,拿着介绍信,马上赶往翠湖市口腔医院,全力查找张建东当年的牙科病历档案和口腔x光片!这是确认身份最直接、最硬核的生物证据!”
“明白!我马上去办!”马伟杰精神大振,立刻点了几名得力干将,风风火火地冲出门去。
张建东——这个突然从失踪人口记录中浮出水面的名字,牢牢钉在了调查白板的最中心。
围绕这个失踪资料室主任生前的一切轨迹、关系网和那个神秘的“投资项目”,将成为撕开重重迷雾、直指凶嫌的关键钥匙。
调查方向,在此刻彻底扭转,聚焦于翠湖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