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云姝见沈玉春仍好像有顾虑,正准备开口劝说,王氏的声音先一步响起。
“她大姑,我瞧着这是条好路子。反正咱也要一块送馍塔,加上我和姝儿两双手,早点开工没什么来不及的。你要是心里有其他顾虑,我也说一句,都这个时候了,啥都比不上有个长久的进项强。”
沈云姝意外地看了王氏一眼:
之前不还说哪有女人做大厨的吗?这么快就想通了?
沈玉春显然被说动了,唯一担心的就是梁珍儿。从前日子再难,梁珍儿也没吃过苦。如今乍然就要跟着她做这样的活计,只怕她难过委屈。再加上前阵子那场磨难,让她跟着自己抛头露面,沈玉春也舍不得。
她看向梁珍儿,却见女儿一双眼睛亮晶晶地看着自己。
“娘,有舅母和表姐在,咱们试一试吧!”
她声音轻轻的,却很认真。沈云姝握了握她的手,给她鼓劲,梁珍儿朝她浅浅弯唇,再次看向沈玉春。
“娘,珍儿不怕辛苦。珍儿也想像舅母和表姐一样,自己养活自己。”
不用再看人脸色,明明是自己的家,却好像寄人篱下一般憋屈。
辛苦一点罢了,她不怕的。
梁珍儿的话让沈玉春心里涌起万般滋味,最后只有深深的欣慰。
“好,娘知道了,咱做!”
沈玉春一答应,李大娘和另一个吴大娘就喜得不行,立刻掏出银子要付定金。
馍塔还是二两的喜馒头塔,沈云姝主动送了一对龙凤花饽饽,吴大娘连连道谢。至于做席的工钱,就按那位邓师傅的标准算,三十文一桌,给一桌的定钱就行。
吴大娘这边定金收完,李大娘也把钱袋子拿出来,拨了几块碎银子放到桌上。
“前儿要不是有你们帮忙,咱们都不知怎么收场。这钱本是给那姓邓的,现在给你们也是应当。原本当时就该给的,我这脑子一时没想起来。你们别怪罪,赶紧收下。”
李大娘家总共二十三桌,刨去一桌的定钱,还要付六百六十文。桌上的碎银子摊开看也不老少。
王氏和谁玉春自然推拒,李大娘却坚持要给,又有个付了定钱的吴大娘在场,不收也不合适,最终只好拿去了。
送走两个客人,王氏和沈玉春还有些回不过神,怎么突然就有人请她们去做席面了?
还是沈云姝拉着沈玉春商量菜单,两个人才有实感。
“咱以后真要做这生意?我可是一点经验都没有。”沈玉春从来没做过生意,难免有些不确定和不自信。
“要做,而且咱们也能做。我这还有不少新鲜菜式,保管没多少人见过。咱们不仅可以接村里的活,城里的活也能接。菜式越少见越难做就收的越贵。大姑,凭你的手艺和我的聪明,咱们肯定能做出全城最好的席面!”沈云姝毫不谦虚,气冲云霄。
“你这孩子。净说大话。”王氏嗔怪道,却也劝慰着沈玉春,“大姐你就放心做吧。等咱铺子开业了,也把做席面的事好好宣传,我寻思总会有生意的。这活一天少说也有两三百文,做几次就够养家糊口了,又不用铺面不要备货,是个好营生。”
沈玉春也被说得有底气了些,笑道:“成,那我就拼一把。若是没生意就还跟着姝儿做喜馒头,总也饿不死。”
沈玉春做大厨的事就这么定下了。关于利益分配的问题,又和王氏掰扯了好一阵,沈玉春坚持分一半给她们。一来做席面也要他们帮忙,二来菜谱毕竟是沈云姝想出来的,再说如今他们吃的用的都是王氏掏的钱。因此不管王氏怎么说,沈玉春都坚持要拿一半给她。最后也只能先这么定了。
一大早就有这样的好消息,大家自然都喜气洋洋,中午沈玉春掌勺做了几个好菜,沈云姝吃的肚圆儿。下午又拉着杜锦香廖欣儿还有梁珍儿继续琢磨茶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