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和王氏他们汇合之后,沈云姝立刻把好消息分享给他们。
“这。。。这要是做得不好会不会得罪了人家,找咱们麻烦?”王氏又激动又忐忑。
“管他什么来头,只要咱们能挣到钱就行了。等我回去好好琢磨琢磨,这次一定要一举成名。”沈云姝握紧拳头,气势满满。
回到小院,王氏他们为明天的花馒头做准备工作,沈云姝就在屋子里画花样子。
既然想借着这个机会把名头打响,自然要准备周全。
沈云姝索性把能想到的花饽饽造型图都整理了出来。单个的,双层的,多层的,周岁宴用的,新婚用的,过寿用的,作供品的,分门别类,画好后裁成小册子,用针线装订起来。
这样工作量就大了,沈云姝画了两个下午加一个晚上才完成,期间花馒头的生意依然红火,大家都干劲十足。
到了第三天,沈云姝卖完了花馒头就去别院拜见老夫人,把册子呈了上去。
老夫人认认真真翻了一遍,又将她好好夸了一通,最后选了个有二色菊花造型的五层馍塔。
清明已经过去一个月了,不知老夫人要供奉谁,沈云姝当然不会多问,直接报了价。
五层的复杂造型馍塔,就算全汴城会做馒头的都来模仿,没个好几年也不会成功,所以沈云姝报价就比馒头花有底气多了。
取了个吉利数字,九两九。
老夫人爽快同意了,约好交货的日子,沈云姝就回去准备了。
王氏几个做馒头花已经是熟手,知道她接了个大单子,时间也急,就让她在家专心准备,馒头花她们几个做。
沈云姝确实需要时间,虽然她有信心完成,但毕竟熟练度不够,必须要集中精神,全力以赴。
馒头花的生意交给了王氏和廖源他们打理,但馍塔的制作难度依然超过了沈云姝的想象。
她不禁后悔为什么要图一时痛快,设计这么复杂的款式,简直是画图一时爽,做馍火葬场!
光一朵菊花的花瓣就多达上百,更不要提每一层还有福袋,元宝,莲花坐台,寿桃。每一个造型的细节都需要用面团一点点完成,还得抢在面团发酵完成前做好,否则发酵过头既不好看也不好吃,就失败了。
五层馍塔的制作步骤,用电脑编程写出来也得几百行。
沈云姝第一次才做到一小半,面团就全部发酵过头,膨胀变形。她索性回到书房奋笔疾书,将馍塔的制作流程全部写出来,再进行归纳整合,找到了最优的制作流程。
即便如此,沈云姝还把其中几个复杂造型单独练几遍,确保足够熟练,不会耽误功夫,才开始正式制作。
在经历几次小翻车,一次有惊无险的倒塌后,沈云姝终于在交货前一天完成了全部造型部件,只需要到时现场临时组装一下就行。
这几天她几乎没怎么合眼,原本王氏觉得价格有些吓人,待看到女儿这么辛苦,又觉得太便宜了,心疼地不行,每天回来就熬鸡汤,炖大骨汤。沈云姝累了几天,愣是一点没瘦,脸还是圆滚滚的。
交货这天,沈云姝带着两筐花馒头,一筐馍塔到山脚下和廖源汇合。
装馍塔需要一个双层底座,沈云姝画了图纸请廖源临时赶制,既要能承重,还要能旋转。
廖源对她异想天开的各种设计都是一声不吭地接下,然后自己琢磨,幸好他有天分,不然只怕也完不成。
沈云姝调试了几次,足够使用,高兴地对他伸了个大拇指,夸了好几句。
今天是斋节最后一天,大雄宝殿也会开放,有闭斋大典,所以来人比往常还多。
花馒头一如既往地好卖,甚至都听不见喊贵的声音了。
买到的客人或提着篮子或捧着花束,美滋滋地往寺里去,观音殿前的供佛台如今几乎被花馒头占据了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