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做席面只会比这更忙,就当是练手,你安心回去好好休息就行。”
母女俩态度坚决,沈云姝只好先答应,后面看情况再调整。
天还有些热,沈云姝也教沈玉春把东西放在井水里保存,这样一次好歹能做两天的量,轻松一点。像猪油,白桃酱和桂圆干能放久一点的就一次多做些,总之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基础上,尽量减少重复的工作量。
幸好前面铺子不用沈云姝操心,王氏和杜锦香经过两天已经能完全应付过来了,沈云姝就专心在后厨干活。
空闲的时候,沈云姝还跑了几家干货店谈合作。茶点原料需要稳定稳量供应,最后还是选了大商号庆源干果记,除了新鲜白桃,其他一应俱全,只是价格稍贵些,但品质数量更有保证。
白桃是汴城特产,个大酸甜,桃香浓郁,一到七八月上市的时节,满城都是挑着桃子卖的小贩,买起来不麻烦。等过季的时候,就把这款馅料换了。
沈云姝要的多,又是以铺面的名义,庆源记的掌柜主动抹了零头还答应帮忙送货,省了她的功夫。
还寻了个大粮行。做花饽饽的面粉对筋度有特别的要求,沈云姝如今用的是产自北边洛河地区的春小麦品种,做出来的馒头品质最稳定。再加上玉米粉,马蹄粉,糯米粉,绿豆粉等等,每月用量不小,粮行也乐意供应,沈云姝留下店名,他们每隔半月就送一回。
调色用的红曲粉,栀子黄,紫米粉这些也都找了店家专门供应。
货源不用操心,沈云姝便开始一整天都泡在厨房的日子。
茶点头一次出货的这天,沈云姝和王氏早早到了店里,沈玉春母女已经把馅料都备好了。
沈云姝穿上围衣,先把冰皮的面糊上锅蒸,这个东西调配有比例,蒸的火候也要当心,暂时还得她自己动手。
和刘掌柜商议的九种点心每样二十个,再加一份留样,就是二十一个,总计一百八十九个。
绿豆糕最简单,用上模具可以一次出。最麻烦的是酥皮。那日董师傅的杏仁酥做得薄如蝉翼,激起了沈云姝的好胜心,也拿出十成功力,从油锅里捞出来,酥皮层层张开,花瓣纹理分明,轻轻一碰就碎了,一定要轻拿轻放。
冰皮蒸好,用猪油揉得软韧均匀,放凉后,裹上馅,用模具压出花样就行,也不难。
茶楼的马车来时,沈云姝已经把所有点心用食盒装了,正准备出发。
“刘伯怎得亲自来了?”王氏把人迎进来,沈云姝一看,竟是刘掌柜本人到了。
刘掌柜呵呵笑道:“头一回,我先来跑一趟,有什么问题咱们也能直接商量。”
“还是刘伯思虑周全,东西我都准备好了,请您过目。”
请刘掌柜在隔间茶室落座,沈云姝把食盒一一打开,刘掌柜在每种茶点里随机挑选一个放在旁边空的盒子里,这些就是留样。万一茶楼客人吃出问题,也好有所对证。
点心的品相和上回的没有落差,出品的稳定也是衡量供应商能力的重要标准,显然沈云姝的表现合格了。
沈云姝跟着刘掌柜上了马车,到了茶楼。
??不好意思,今天晚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