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事说了,你田叔田婶立刻就找来了哑娘,哑娘也愿意帮忙。她手脚利落,从前也跟着夫家卖过馒头,做起来上手快。”王氏解释道。
沈云姝看向坐在对面神情局促的妇人,脑中立刻有了印象。从前在流民村见过几次,瘦小的身躯,总是抢着干活,身边还有个叫枣子的小萝卜头跟着。
“小枣子没跟来吗?”
哑娘不能说话,耳朵却是好的,连忙做了几个手势,王氏替她解释:“咱这地方小,孩子也没个伴,小枣子在村子里有人照看,就没带来。铺子里不忙的时候,就让哑娘回去看看孩子。”
哑娘点头,朝沈云姝笑了笑。
“哑娘不容易,家里人都没了,就剩个小枣子。我和你田叔商量了,一个月给一两的工钱,她们孤儿寡母的也好攒点家业。”王氏叹道。
村子里的人都是逃难来的,几乎都在灾祸中失去了家人,哑娘的境遇则要更难些。她一个弱女子,又不会说话,如果没有留在流民村,不敢想象如今会是什么样。
“这事娘说了算就行。”沈云姝没意见。
这时,哑娘却抬头,忙忙地比划了几下。
王氏摆摆手:“不用,我信得过你。”
哑娘却很坚持,又比划了一遍。
王氏叹了口气。
“娘,怎么了?”沈云姝问。
“临走前,你田叔说让哑娘跟咱签个契,不能泄露咱的手艺和方子。哑娘听进去了,这会让咱们写契呢!”
沈云姝恍然。
田叔自来对她家的事上心,有此叮嘱也是为了防患于未然。
哑娘与他们是在逃荒路上认识的,毕竟不知根底,防一手也属人之常情。
沈云姝想了想,道:“那就写吧,费点笔墨而已,两边都安心。”
沈云姝毛笔字一般,杜锦香代为执笔,写了一个简短契约,要求哑娘在做工期间,不得将铺子里任何产品的制作流程和材料透露出去。一字一句念给哑娘听,没什么问题,两边一块画了押。
王氏将哑娘安顿在厢房,她只带了一个小小的包袱,两三件衣裳,东西少得很。
倒是田叔又送了许多瓜果蔬菜,还有两篮子鸡鸭蛋,沈云姝十分惊喜。
“小鸡小鸭下蛋了?”她摸了一个青壳鸭蛋握在手里,沉甸甸的可有分量。
王氏笑道:“可不是,我去瞧了,那些鸡鸭养的可肥,李大爷没事就去溪里网些小鱼小虾,剁碎了喂,好几天前就开始下了。头开始得隔天一个,再过一个多月就能一天一个了。”
两篮子满当当的蛋,看着就喜人。
沈云姝看着一篮子鸭蛋,之前的主意又冒了出来。
再有半个月就是中秋,如果腾得出手,怎么也得做一批蛋黄酥尝尝。
“娘,留几个炒着吃,其他咱们都腌了吧。鸡蛋让田叔留一些,不用都送来,给村里加个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