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面对于做花饽饽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揉的面团状态决定了蒸出来后的质地和表面状态。
陈氏夫妻俩做了十几年馒头,手感本就异常熟练,再加上前面在福祥记已经钻研了不少时日,沈云姝稍稍指点,揉出来的效果便可以过关了。
接下来就是表面装饰,第一阶段,沈云姝只打算把贴字馒头教给他们。
看着沈云姝迅速地把红色面团切条,叠放,做出极其工整的喜,福,寿,三字,大槐娘又是赞叹又是佩服。
“姑娘做的就是好看,我与他爹拼了这么多回,就是看着哪里不对劲,又说不出来。”
“这样?那你做一个我瞧瞧。”
沈云姝让到一边,等他们做好一个寿字造型后,一眼就看出了问题。
她的寿字是仿毛笔字,有很明显的棱角和笔锋,不会写字的人不注意这些,做出来就是味道不对。
“这个地方要留出个小角,这里尾巴要拉的长而细,这个提勾最下方要顶一下,压一丝平实。”
云姝指了几个细节告诉他们,两人连连点头。
“一个字都有这么多讲究,其他那些花样只怕更是麻烦。姑娘每日要做这么多,真是不容易。”大槐娘感叹道。
沈云姝笑了笑,暂时没把模具拿出来。
让他们通过练贴字找找基础面塑的手感也是必要,正好她也观察一下两人接受速度和干活效率。
头一天,夫妻俩全心投入,到下晌晚些时候,几个贴字就做的八九不离十了。
这比沈云姝预计的要快,当下心里也有些高兴。
这样一来,学个几天能上手了,她就能抽出时间干别的事了。
果然到第二天,沈云姝又加了另外几个贴字馒头让他们自己琢磨,这回俩人掌握了些诀窍,仔细观察字体细节,一天之内也成功做了出来。
待到第三天,夫妻俩正期待着沈云姝会拿什么东西出来让他们练习,却见她从盒子里取了个木块,再擀好摊开的面团上压了压,标准到一丝不差的喜字就被刻出来了。
夫妻两人的神情从不可置信到震惊赞叹,再到无比佩服。
“这真是。。。就算让我们想破脑袋也想不出这个法子,福祥记的算盘可要落空了!”陈叔说着,颇有几分解气。
“可不是?昨儿那史掌柜瞧见我进咱铺子,就跟大白天见到鬼似的。就他那心术不正的,再换一百个人也是一样做不出来!”
陈婶如今提起史掌柜就恨得牙痒痒。当初看他们救子心切,欺负他们老实不识字,骗他们签了那契约,后来新的师傅来了,就把他们踢出去,也不管天寒地冻,他们带着孩子有没有活路。
如果可能的话,陈婶恨不得一下子咒死他。
“这东西是咱们铺子最重要的秘密之一,千万不可泄露,更不可以带出这个院子。”沈云姝嘱咐道。
“明白,咱们一定不给姑娘惹麻烦。”陈叔忙道。
虽然签有卖身契,他们之间的信任依旧需要时间和经历来建立。夫妻俩也明白这个道理。
模具的使用非常简单,他们很快就可以操作自如。福袋葫芦等造型交给了廖歆儿她们,沈云姝的工作量就只有几个主造型馒头,终于有时间着手蛋挞的准备了。
??抱歉,晚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