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公端着一个木盘出来,上面放着十几个陶碗,每个碗里都盛着几颗栗子。
他把陶碗整齐地摆在石桌上,对着空气说:“出来吧,该吃早饭了。”
阿楚瞪大眼睛,握紧了晏辰的手。
随着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动,二十几只猴子从屋顶、树上、墙头上跳下来,排着队走到石桌前。
每只猴子都规规矩矩地拿起自己碗里的栗子,找个角落安静地吃起来。
阿楚捂住嘴,眼里闪着兴奋的光。
“我的天,成精了啊!还会排队!”
晏辰举着相机连拍了好几张。
“训练得不错,比某些景区的猴子有礼貌多了。”
狙公坐在门槛上,看着猴子们吃东西,脸上带着慈爱的笑容。
“慢点吃,不够还有。”
一只断了尾巴的小猴吃太快噎住了,狙公立刻走过去,轻轻拍着它的背。
阿楚突然觉得鼻子有点酸。
“原来他不是欺负猴子,是真的很疼它们啊。”
晏辰关掉相机,声音低沉下来。
“你再看那些猴子的耳朵。”
阿楚仔细一看,发现每只猴子的耳朵上都有个小小的耳洞。
“这是……戴过耳环?”
晏辰点点头,指向柴房的方向。
“刚才那个木柜,锁眼周围有抓痕,像是被什么东西抓过很久。”
这时,一个背着药篓的年轻人走进院子。
“师父,药采回来了。”
狙公站起来,接过药篓:“怎么样?山下的瘟疫控制住了吗?”
“还在蔓延。”年轻人的声音带着忧虑,“郎中说需要大量的山荔枝做药引,但这东西不好找。”
狙公叹了口气,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递给年轻人。
“这里面是我攒的钱,你拿去镇上再买点药材。”
年轻人接过布包时,不小心掉出一枚铜钱,滚到阿楚脚边。
阿楚弯腰捡起,发现铜钱边缘刻着几个小字。
“开元通宝?这是唐代的钱?”她小声对晏辰说,“可《朝三暮四》是战国时期的寓言啊。”
晏辰还没来得及回答,就听见狙公对年轻人说:“那些‘客人’今天没再来闹吧?”
“没有。”年轻人压低声音,“不过我听说,他们已经找到后山的猴群了。”
狙公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阿楚突然明白过来,拉着晏辰快步走出院子。
“那些不是普通农户,他们是来抢猴子的!”
“还有柴房里的木柜。”晏辰补充道,“里面锁着的,可能是最后一只野生山荔枝猴。”
两人躲在山坡上,看着年轻人离开后,那些早上争吵的人又回来了。
他们手里拿着网兜和绳子,脸上哪还有半分憨厚。
“狙公肯定把猴子藏起来了!”络腮胡男人一脚踹开柴房门,“搜!”
阿楚急得直跺脚。
“怎么办?我们要不要去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