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顺着路人的指引,找到了王宫的方向,远远地看着卞和被带进了王宫。
“进不去了啊,”阿楚有些沮丧,“这下怎么办?”
“没关系,我们就在这附近等着,”晏辰找了个树荫,拉着阿楚坐下,“反正我们也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阿楚从包里拿出一瓶水,递给晏辰:“你说,楚厉王真的会那么糊涂吗?连块璞玉都认不出来?”
“不好说,”晏辰喝了口水,“也许当时的鉴别技术有限,也许是那些玉匠被收买了,或者有什么别的隐情也说不定。”
“隐情?”阿楚来了兴趣,“什么隐情?”
“我也是瞎猜的,”晏辰笑了笑,“你想啊,一块和氏璧,价值连城,要是真被卞和献上去了,肯定会引起轰动,说不定会触动某些人的利益呢?”
阿楚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你这么一说,好像有点道理。不过这都是我们的猜测,真相到底是什么,还不知道呢。”
两人在外面等了大概一个时辰,就看到卞和一瘸一拐地从王宫里走了出来,脸上满是痛苦和不甘,左脚上缠着厚厚的布条,隐隐有血迹渗出来。
“天哪,他的左脚……”阿楚捂住了嘴,虽然知道剧情,但亲眼看到还是觉得很残忍。
晏辰的脸色也有些沉重:“看来,剧情还是按照原来的轨迹发展了。”
卞和失魂落魄地走着,根本没注意到周围的人投来的异样目光。
阿楚忍不住想上前,却被晏辰拉住了。
“现在别去,”晏辰低声说,“他现在心情肯定很差,我们上去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反而会觉得我们是在嘲笑他。”
阿楚咬了咬唇,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看着卞和渐渐远去的背影,阿楚叹了口气:“我们明明知道会这样,却什么都做不了,这种感觉真不好。”
“别难过,”晏辰安慰她,“这只是第一次,后面还有机会。而且,谁说我们什么都做不了呢?也许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
“什么意思?”阿楚不解地看着他。
晏辰指了指不远处一个角落里的小乞丐,那小乞丐正盯着卞和刚才掉落的一小块布片出神。
“你看,”晏辰说,“刚才卞和走得急,掉了东西都没发现,那布片上好像沾了点什么。”
阿楚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那布片上有一些奇怪的印记,不像是血迹。
“那是什么?”阿楚好奇地问。
“不知道,”晏辰摇摇头,“但我觉得,这可能不是一块普通的布片。”
两人走过去,从那小乞丐手里买来了那块布片。
布片是粗麻布做的,上面的印记像是某种符号,歪歪扭扭的,看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这到底是什么啊?”阿楚翻来覆去地看着,“难道是某种暗号?”
“有可能,”晏辰也在仔细研究,“说不定,这就是我们刚才说的‘隐情’的线索。”
就在这时,旁边一个卖杂货的老头突然开口了:“年轻人,你们对卞和的事感兴趣?”
阿楚和晏辰对视一眼,点了点头。
“那你们可知道,卞和献的那块石头,其实并不简单?”老头神秘兮兮地说。
“哦?怎么个不简单法?”晏辰连忙追问。
老头左右看了看,压低了声音:“我听说啊,那块石头里的玉,可不是普通的玉,而是有灵性的,能认主。”
“认主?”阿楚和晏辰都愣住了,这可是原故事里没有的情节。
“是啊,”老头继续说,“据说只有心地善良、品德高尚的人才能让它显露出真面目,那些心术不正的人,就算得到了它,也只能看到一块普通的石头。”
阿楚和晏辰面面相觑,这反转来得有点突然。
“那楚厉王和那些玉匠……”阿楚试探着问。
老头撇了撇嘴:“厉王嘛,你也知道,这些年赋税越来越重,百姓怨声载道,他要是能算心地善良,那天下就没有坏人了。至于那些玉匠,收了别人的好处,昧着良心说话,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阿楚和晏辰恍然大悟,原来还有这么一层原因。
“那您知道是谁收买了玉匠吗?”晏辰问。
老头摇摇头:“这我可就不知道了,这种事都是暗地里进行的,哪会让我们这些小老百姓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