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阿楚不甘心,“他们这样下去,迟早会出问题的,万一着火了怎么办?”
她这话倒是提醒了三个和尚,三人脸上都露出一丝担忧。
去年冬天,寺里就差点因为烛火引发火灾,幸好发现得早。
“要不,”晏辰见机行事,“我们帮你们挑一次水?顺便给你们演示一下什么叫‘协同效应’?”
三个和尚互相看了看,最终悟净点了点头:“也好,就让你们试试。”
晏辰从背包里掏出两根登山杖,递给阿楚一根。
“走,阿楚,让他们见识一下现代登山运动员的体力。”
阿楚接过登山杖,做了个“加油”的手势:“Letsgo!”
三个和尚面面相觑,显然没听懂那句英文。
晏辰笑着解释:“她说‘出发’。”
两人来到井边,晏辰熟练地放下水桶,打了满满一桶水。
“你一桶,我一桶?”晏辰问。
阿楚摇摇头:“太没创意了,咱们来个‘双人抬水’,让他们看看什么叫默契。”
于是,在三个和尚惊奇的目光中,阿楚和晏辰用登山杖当扁担,轻松地抬着一桶水往厨房走去。
“看到没?”阿楚边走边对身后的和尚们说,“两个人也可以很轻松的,关键是方法!”
悟能若有所思:“他们这方法,好像比我们的扁担好用。”
悟明也说:“是啊,那两根棍子看起来很结实。”
悟净捻着佛珠,眼神深邃:“这世间的道理,果然不止一种。”
等阿楚和晏辰把水倒进缸里,转身准备再去挑时,却发现三个和尚不见了。
“咦,人呢?”阿楚疑惑道。
晏辰指了指偏殿的方向:“估计是去开会讨论新的‘挑水方案’了。”
两人正说着,就听见偏殿传来争吵声。
“我觉得应该用他们那种棍子!”是悟能的声音。
“可我们没有那种棍子啊!”悟明反驳。
“可以去山下买!”
“谁去买?谁出钱?”
“……”
阿楚无奈地摇摇头:“看来,核心问题不是工具,是人啊。”
晏辰搂住她的肩膀:“别感慨了,咱们这算是‘越描越黑’的初级阶段吧?”
“什么意思?”
“你看,我们本来是想劝他们合作,结果他们现在开始争论谁去买工具了。”
阿楚想了想,好像确实是这样。
“那怎么办?”她有点泄气。
“还能怎么办?”晏辰从背包里掏出两罐八宝粥,“先解决咱们自己的温饱问题,剩下的,交给剧情惯性。”
就在这时,寺庙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
一个村民慌慌张张地跑进来:“不好了!山下着火了,火势要蔓延到山上了!”
三个和尚一听,顿时慌了神。
“什么?着火了?”
“我们的寺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