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辰咬了一口糖葫芦,酸甜的味道在嘴里散开。
“按照剧情,应该是会的,我们跟着去看看。”
他们跟着农夫来到他的田地里,只见农夫看着那些长得参差不齐的禾苗,急得抓耳挠腮。
“怎么长得这么慢啊,什么时候才能长高呢?”
阿楚在一旁小声对晏辰说:“这禾苗生长有它自己的规律,哪能急得来呢?”
晏辰轻声回应:“所以说,欲速则不达,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但真正能做到的却很少。”
农夫在田埂上转来转去,突然眼睛一亮,像是想到了什么好主意。
他挽起袖子,开始一棵一棵地把禾苗往上拔。
阿楚看得目瞪口呆,拉了拉晏辰的衣角。
“我的天,他还真这么做了,就不怕把禾苗弄死吗?”
晏辰叹了口气:“他现在满脑子都是让禾苗长高,根本想不到后果。”
农夫拔得不亦乐乎,累得满头大汗,但看着“长高”了的禾苗,心里美滋滋的。
他得意地拍了拍手,收拾好东西回家了,还跟家人炫耀说自己让禾苗长高了不少。
阿楚摇了摇头:“他现在有多得意,明天就会有多失望。”
晏辰牵着她的手:“我们明天再来看看。”
第二天一早,他们就跟着农夫来到了田地里。
远远地,就看到那些被拔过的禾苗全都蔫了,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有的甚至已经枯死了。
农夫看到这景象,一下子瘫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
“我的禾苗啊,怎么会变成这样啊?”
阿楚看着他伤心的样子,心里也有点不是滋味,对晏辰说:“虽然知道他会有这个结果,但看到他这样,还是有点同情。”
晏辰轻声说:“同情归同情,但这教训是他必须要受的,只有这样,他才能明白顺其自然的道理。”
就在这时,他们听到旁边几个农夫在议论。
“听说了吗?村东头的老李,为了让庄稼长得快,用了一种新的肥料,结果庄稼长得可好了。”
“真的假的?那我们也去问问是什么肥料。”
阿楚和晏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
阿楚小声说:“原来这个故事里,还有这样的隐藏情节啊,我还以为就只有农夫揠苗助长这一件事呢。”
晏辰若有所思:“每个故事背后,可能都有我们不知道的另一面,就像这个农夫,他或许也是看到别人有好办法,自己才急功近利的吧。”
他们跟着那几个农夫,找到了村东头的老李。
老李正在田地里忙碌,他的庄稼确实长得郁郁葱葱,比别人家的好很多。
老李看到他们,热情地打招呼。
阿楚好奇地问:“李大爷,您这庄稼长得这么好,用的是什么好方法啊?”
老李笑了笑,说:“哪有什么好方法,就是勤浇水,勤施肥,按照庄稼的生长规律来,不急不躁,慢慢等它长大。”
阿楚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看来还是得脚踏实地啊。”
晏辰点头:“是啊,任何事情都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有好结果。”
看着老李忙碌的身影,再想想那个拔苗的农夫,阿楚感慨道:“同样是种庄稼,态度不同,结果也天差地别。”
晏辰握紧她的手:“做人做事都是这样,急于求成往往会适得其反。”
周围的景象又开始变化,阿楚知道又要离开了。
她对晏辰笑了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凡事都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收获不小呢。”
晏辰笑着回应:“嗯,希望我们也能记住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