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呢?”晏辰捏了捏她的脸,“走了,我们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两人谢过青黛,匆匆离开了蔡国。
走在路上,阿楚感慨道:“这次真是太惊险了。”
“是啊,差点就成烤猪了。”晏辰开玩笑道。
阿楚被逗笑了,轻轻捶了他一下:“都什么时候了,还开玩笑。”
晏辰低笑,握住她的手:“只要有你在身边,再惊险我也不怕。”
阿楚笑了,紧紧握住他的手。
是啊,只要有彼此在身边,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秦国的相府里,书架林立,竹简成堆。
伯乐站在一匹马面前,眉头紧锁。
阿楚和晏辰躲在门外,激动得不行。
“按图索骥,终于等到你!”阿楚小声说。
晏辰点点头:“据说伯乐的儿子就是根据他写的《相马经》,找到一只癞蛤蟆的。”
“太经典了,等下一定要亲眼见证。”阿楚说道。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男子拿着一卷竹简,兴冲冲地跑了进来。
他长得眉清目秀,却带着一丝憨气,正是伯乐的儿子。
“爹,我找到千里马了!”伯乐的儿子兴奋地说。
伯乐抬起头:“哦?在哪?”
“在外面,我是根据您写的《相马经》找到的。”伯乐的儿子说道,“它额头高高的,眼睛鼓鼓的,很符合您说的千里马特征。”
阿楚和晏辰在心里默默吐槽:那是癞蛤蟆吧。
伯乐跟着儿子走出相府,看到所谓的“千里马”时,顿时哭笑不得。
那果然是一只癞蛤蟆,正蹲在地上,鼓着眼睛看着他们。
“儿啊,这不是千里马,这是癞蛤蟆。”伯乐无奈地说。
“可是它符合您说的特征啊。”儿子不解地说。
阿楚忍不住笑出了声,连忙捂住嘴。
伯乐听到声音,朝门外看了一眼:“谁在那里?”
阿楚和晏辰只好走了出来。
“我们是路过的旅人,想向您请教一些问题。”晏辰说道。
伯乐打量着他们的穿着:“你们的衣服很特别。”
“祖传的。”阿楚说道。
伯乐笑了笑:“既然来了,便是缘分,进来坐吧。”
两人跟着伯乐走进相府,伯乐的儿子还在为那只癞蛤蟆辩解。
“爹,您看它的额头,多高啊;您看它的眼睛,多鼓啊,这不就是您说的千里马吗?”
伯乐叹了口气:“相马不能只看表面,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阿楚和晏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赞同。
这句话太有深度了!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粉色衣裙的女子从内堂走了出来,她容貌绝美,身姿曼妙,看到晏辰时,眼睛亮了一下。
“爹,家里来客人了?”女子的声音柔媚动人。
“是啊,这两位是远方来的朋友。”伯乐说道,“这是小女伯乐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