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辰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只见那牧童一边放牛,一边津津有味地看书,牛走得慢,他看得入神,连前面有块石头都没注意。
“小心!”阿楚忍不住喊了一声。
牧童吓了一跳,抬头时正好撞上石头,连人带牛摔在地上,书也飞了出去。
晏辰赶紧跑过去扶他,阿楚捡起书一看,居然是《汉书》。
“你是李密?”阿楚惊讶地问。
牧童点点头,揉着摔疼的膝盖:“正是,姑娘认识我?”
“久仰大名,”阿楚笑嘻嘻地说,“你的学习精神,简直是我辈楷模,不过下次看书,记得看路啊。”
李密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接过书,又看了看晏辰,眼神里带着好奇:“这位公子气质不凡,不知师从何处?”
晏辰刚要回答,就见一个穿着华丽的少女从旁边的酒楼里出来,看到李密摔倒,本来想过来帮忙,目光落到晏辰身上时,突然定住了。
那少女生得明眸皓齿,身段婀娜,手中的丝帕都忘了挥动,径直走到晏辰面前,含羞带怯地福了一礼。
“小女子苏婉,不知公子高姓大名?”
阿楚一看这架势,立刻往晏辰身边凑了凑,挽住他的胳膊,笑眯眯地说:“他叫晏辰,是我的人。”
苏婉脸上的红晕僵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笑容:“原来是晏公子和楚姑娘,方才见公子风度翩翩,一时失了礼。”
晏辰礼貌地点点头:“苏姑娘客气了。”
李密在一旁看得有些懵,阿楚却在心里嘀咕:这就是传说中的古代偶遇美女剧情吗?看这姑娘的眼神,分明是对晏辰有意思啊。
她故意往晏辰身上靠了靠,声音甜腻腻的:“晏辰,我渴了。”
晏辰立刻从背包里拿出水壶,拧开盖子递给她,动作自然又亲昵。
苏婉的脸色黯淡了些,却还是不肯走,指着李密的书说:“李公子如此好学,真是难得,不如我做东,请二位和李公子去楼上小坐?”
阿楚刚想拒绝,晏辰却抢先开口:“多谢苏姑娘好意,我们还有事,就不叨扰了。”
苏婉眼中闪过一丝失落,却也没再纠缠,只是深深地看了晏辰一眼,转身走了。
看着她的背影,阿楚撇撇嘴:“长得挺漂亮,眼光不怎么样。”
晏辰捏了捏她的脸:“醋坛子翻了?”
“才没有,”阿楚哼了一声,“我只是觉得,她要是知道你连泡面都煮不好,肯定就不喜欢了。”
李密被他们的对话弄得一头雾水:“泡面?那是什么面?”
阿楚哈哈大笑:“没什么,是我们家乡的一种吃食。”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一个身穿锦袍的少年郎策马而来,看到阿楚,眼睛一亮,立刻翻身下马,快步走过来。
“这位姑娘好生面熟,不知可否告知芳名?”
阿楚还没开口,晏辰已经往前一步,挡在她身前,淡淡道:“她叫阿楚,是我的妻子。”
少年郎愣了一下,随即笑道:“原来是晏夫人,在下失礼了。”他目光却依旧在阿楚脸上打转,“在下秦枫,家父是本地郡守,不知二位可否赏光,到寒舍一叙?”
阿楚看得出来,这秦枫对自己有意思,而晏辰的脸色,已经有点沉了。
她赶紧挽紧晏辰的胳膊,笑道:“多谢秦公子邀请,我们真的还有事,先走啦。”
拉着晏辰走远后,阿楚才笑嘻嘻地说:“看来你的魅力也不行嘛,还没我的大。”
晏辰低头看她,眼神里带着笑意:“是吗?那刚才是谁醋得像只炸毛的猫?”
“我才没有,”阿楚撒娇道,“人家只是觉得,那些人都没有你好。”
晏辰的心瞬间软了,低头在她额上印下一个吻:“嗯,我也觉得,没有人比你更好。”
两人正腻歪着,忽然听到一阵奇怪的声音,像是有人在翻动竹简,而且翻得飞快。
循声望去,只见一间破旧的屋子里,一个老者正坐在席上,手里拿着一卷书,翻来覆去地看,那根串联竹简的皮绳,已经磨得发亮,甚至断了好几处。
“这不是‘韦编三绝’的孔夫子吗?”阿楚惊讶地说,“他都这把年纪了,还这么好学。”
晏辰点点头:“孔子晚年喜读《周易》,反复翻阅,才导致韦编三绝,这份精神,确实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