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现在过得很落魄,在街边乞讨。
韩信也看到了他,让人把他请到府里。
阿楚和晏辰也跟了过去,想看看韩信会怎么对待他。
没想到,韩信不仅没有报复他,还给他安排了一个差事,让他管理自己的封地。
屠夫很惊讶:“大人,您不恨我吗?”
韩信笑了笑:“我还要感谢你呢,如果不是你当年的羞辱,我可能还不会那么努力,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屠夫羞愧地低下了头。
阿楚看着韩信,忽然觉得他真的很了不起。
“晏辰,你说人是不是都需要一些挫折才能成长?”
“不一定,”晏辰说,“但能从挫折中吸取教训,不断成长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离开韩信的府邸,阿楚忽然想起什么,对晏辰说:“你说,那个漂母是不是早就看出韩信不是普通人了?”
晏辰想了想:“也许吧,有些人,就算身处困境,也掩盖不住身上的光芒。”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学堂的屋顶上,孩子们的读书声传了出来,清脆而响亮。
阿楚靠在晏辰的肩膀上,觉得心里暖暖的。
“晏辰,”她说,“我觉得这个故事真好。”
晏辰握住她的手:“是啊,充满了善意和希望。”
远处的天空,晚霞像一幅绚丽的画,让人心里充满了憧憬。
鲁肃站在船头,看着远处驶来的船。
船上站着的,正是吕蒙。
鲁肃一直觉得吕蒙是个只会打仗的粗人,没什么文化,心里有点看不起他。
阿楚趴在船舷上,对晏辰说:“你说鲁肃等会儿会不会很惊讶?”
晏辰正在用望远镜观察吕蒙,他穿着一身新衣服,看起来确实和以前不一样了。
“肯定会,”晏辰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句话就是从这里来的。”
船靠岸了,吕蒙走上鲁肃的船,拱手行礼。
“鲁大人,别来无恙?”
鲁肃敷衍地回了礼,准备应付一下就走。
没想到,吕蒙一开口,聊的竟然是兵法谋略,分析得头头是道,让鲁肃大吃一惊。
“子明,你……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有学问了?”鲁肃惊讶地问。
吕蒙笑了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鲁大人以为我还是以前那个只会打仗的粗人吗?”
鲁肃赶紧向吕蒙道歉:“是我有眼无珠,子明莫怪。”
阿楚看得津津有味:“这吕蒙变化真大啊。”
“是啊,”晏辰说,“看来读书真的能改变人。”
接下来的几天,阿楚和晏辰一直跟在鲁肃和吕蒙身边,想看看他们会聊些什么。
他们发现,吕蒙不仅兵法谋略大有长进,对时局的分析也很独到,让鲁肃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天,他们在江边的酒楼喝酒,一个白衣公子走了过来,径直走到阿楚面前。
“这位姑娘,在下见过姑娘一面,就再也忘不了,不知姑娘可否赏脸,陪在下喝一杯?”公子风度翩翩地说。
阿楚还没说话,晏辰就把她拉到自己身后,冷冷地看着那个公子。
“不好意思,她是我的人,不方便陪你喝酒。”
公子笑了笑:“这位兄台何必这么小气?只是喝杯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