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楚换上布衣,和晏辰一起,慢慢走向周军的营地。
守卫拦住了他们:“你们是谁?来这里干什么?”
晏辰装作很害怕的样子:“我们是附近的百姓,听说周王要讨伐纣王,我们想加入军队,为天下苍生出一份力。”
守卫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番,见他们不像坏人,就把他们带到了一个负责登记的官员面前。
官员问了他们一些基本情况,就把他们分到了后勤部队,负责搬运粮草。
这正好给了他们打探消息的机会。
在后勤部队里,他们发现,所谓的“粮草”,其实大部分都是粗粮和野菜,根本不够这么多人吃三天。
而且,很多士兵都在抱怨,说已经很久没有领到军饷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阿楚小声问一个看起来比较和善的老兵。
老兵叹了口气:“唉,还不是因为西岐那边迟迟不发粮草和军饷,再这样下去,不等讨伐纣王,我们自己就要先垮了。”
“为什么西岐不发粮草?”晏辰追问。
老兵警惕地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听说,是因为西岐内部出了问题,有人不想让我们讨伐纣王。”
阿楚和晏辰都愣住了。
他们一直以为,武王伐纣是得到了西岐全力支持的,没想到背后还有这么多隐情。
晚上,他们偷偷溜到周武王的大帐附近,想听得更清楚一些。
大帐里,周武王正在和一个穿着道袍的人说话。
“姜子牙先生,西岐那边还是没有消息吗?”周武王的声音里带着焦虑。
“还没有,”姜子牙叹了口气,“看来,伯邑考那边,遇到的阻力不小啊。”
“难道他们真的想让纣王继续祸乱天下吗?”周武王愤怒地说。
“也不能怪他们,”姜子牙说,“毕竟,纣王手里还握着那件东西,一旦动用,后果不堪设想。”
阿楚和晏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
伯邑考?那件东西?
这些都是历史记载里没有提到的。
他们决定继续听下去。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周武王问。
“只能等,”姜子牙说,“等伯邑考说服他们,或者……等纣王自己露出破绽。”
“可是我们的粮草……”
“我已经让人去附近的村庄征集了,”姜子牙说,“虽然不多,但应该能再支撑几天。”
阿楚和晏辰悄悄退了回去。
他们终于明白,武王伐纣,绝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正义之战。
西岐内部,对是否讨伐纣王,存在很大的分歧。
而分歧的原因,就是纣王手里的那件“东西”。
至于那件东西是什么,他们还不知道。
几天后,西岐终于传来了消息。
但不是粮草,而是一支精锐的部队。
领头的是一个气质儒雅的男子,正是伯邑考。
他见到周武王,第一句话就是:“弟弟,我们不能再等了,纣王已经知道我们的计划,正在调集军队。”
周武王脸色一变:“那怎么办?我们的粮草……”
“粮草我带来了,”伯邑考说,“而且,我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微子启愿意做我们的内应,打开朝歌的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