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里政务繁忙,冀行箴先是批阅奏折,后有事又召了十几名官员进宫议事。待到下午方才得闲,这就问起了阿音的去处。
阿音正在景华宫为了明日的出行而做准备。
如今正是春日初始,天气尚还凉着,山上比起京中来更是要冷上不少,需得多带一件御寒的衣裳。
还有便是其他零碎的东西都得带上。路上的吃食,自己要用的器具物品。诸如此类,看似不多,实则较为繁琐。
听闻冀行箴要找自己,阿音就把收拾东西的事情交给了万嬷嬷和锦屏她们,她则往昭宁殿行去。
冀行箴原也不是非要她来不可。不过是议事中出了点岔子与大臣们争执许久,虽然最后解决了,可心里终归是有些烦躁。故而想见一见阿音。
他遣了人去叫她的时候,特意说了若太子妃不得空就不用过来,这儿也没甚大事。本想着阿音要急着准备明日的东西今日不得闲到昭宁殿,谁知人竟是真的来了。
说来也巧。
阿音到了昭宁殿将要进屋的时候,恰巧就遇到了正打算来见冀行箴的川青。
川青见了阿音赶忙行礼问安。
阿音正要推门而入,忽地看到川青面带焦色,脚步停了停问道:&ldo;你可是有甚事情要和太子说?&rdo;
川青知道太子妃晓得自己在查的事情,就低声说了几句话。
阿音听闻后又惊又喜,问他要了那个名单,仔细看了两眼,这便推门进入。
冀行箴看她进来,唇角的笑意就怎么也遮不住了。口中却道:&ldo;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原不说说好了明日去寺里,今日必须准备东西么。&rdo;
阿音笑着走上前,把手中之物摊开给他看了,&ldo;原本是想着必须认真准备,只不过听闻这事儿有进展,自然要迫不及待过来。&rdo;
冀行箴一看她手中纸张的字迹就是川青的。
川青定然不可能这个时候去景华宫。想她定然是在昭宁殿遇到了川青。既然如此的话,那她是决定了要来看他就离开了景华宫,而后才知道了手中单子的事情。
&ldo;想我就直说,非要拿看这件事来做幌子,何苦来着。&rdo;
冀行箴笑着轻刮了下阿音的鼻尖。刚刚因着将要碰到和二皇兄有关的讯息,他本心情跌落了些。如今心情瞬间大好。就拉了阿音和他并排站着。
把名单仔细摊开平铺在桌上,冀行箴和阿音凑在一起看着。两人都用手指在单子上慢慢划着,力求不错过任何一个名字,一人从上往下看,一人从下往上看。
最终两人的手指停在了同一处。
那人名唤孟阳,是个小太监,在宫里不过是倒夜壶的,平素根本不会有人注意到他。
这些都不是冀行箴和阿音齐齐留意到他的原因。
二人之所以会觉得此人便是他们要找的人,还是因为孟阳离宫的时间。
恰好就是二皇子出事那一年。
作者有话要说: 太子:我和包子心意相通!︿( ̄︶ ̄)︿
阿音:……其实是因为好猜……
太子:我不管!我就是和包子心意相通!︿( ̄︶ ̄)︿【就是这么任性。jpg】
第162章
确定了要寻这孟阳后,冀行箴把川青叫了进来,指着这个名字细问他的情况。
川青之前并不知道冀行箴为何要寻了名单上的这些人。听命后便道:&ldo;他在那一年离宫后,好似就没了音讯。因为宫中的名册上并未记载他在之后的任何讯息,想必是回了老家罢。&rdo;
看冀行箴拧眉不语,川青想了想又道:&ldo;他就是个倒夜壶的,好像性子也不是很特别,没什么人记得他了。小的还是翻了太监名册看到他,这才把名字扒拉下来给填上。&rdo;
&ldo;应该不至于没人记得他了。&rdo;冀行箴抬指轻点着名册道:&ldo;而是有人记得他,但觉得不提起他为好,所以未曾和你说起过。&rdo;
那一年是太过特殊的一年。特殊到,如今上到主子们下到奴婢们,俱都特意避开它,能不提及就不提及。
故而川青遇到这般情况,也不见得就是所有人都不记得这个人了,而是不愿惹事所以刻意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