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带着油污的机床,粗糙的工件,在她眼里仿佛变成了可以解剖和研究的课题。
在不远处,奉霍凌风之命暗中观察千临的赵峰,正靠在一堵墙边,看着她在厂房里忙碌的身影。
他不知道她在做什么,但能感觉到她的那种投入和认真。
跟大院里那些忙着家务、拉扯孩子、议论家长里短的军嫂们完全不同,她就像一个局外人,带着一种超脱的平静,却又对这些冰冷的机械展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
赵峰掏出一根烟,却没有点燃。
他想起了霍凌风对他形容千临时的语气,带着点玩味,也带着点探究。
“她像个谜。”
霍凌风曾这么说。
“我想知道,她到底是什么样的谜。”
赵峰看着千临瘦削的背影,心想,是啊,这个千临同志,确实像个谜。
不爱说话,没有笑容,但眼神里却藏着似乎能洞穿一切的智慧。
她和白墨同志,这两个姐妹,好像都不是普通人。
回到筹备处的办公室,千临坐在自己的桌前,在本子上飞快地写写画画。
脑海里,系统开始根据她接触到的信息,给出一些与任务相关的知识点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有些是关于如何用更简单的工装夹具来提高重复加工的精度,有些是关于如何改进切削参数来减少刀具磨损和表面粗糙度,甚至还有一些关于如何在没有专业热处理设备的情况下,进行简易的材料改性尝试。
她的思绪完全沉浸在这些技术问题中。
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将她的身影拉得老长。
她知道,军区大院的生活,远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平静。
白墨在医院面临着挑战,她在这里也需要尽快拿出点东西来证明自己。
那个关键零件的精度问题,或许就是她在这里站稳脚跟的突破口。
今晚,她需要好好消化系统提供的知识,然后构思出一个可行的方案。
一个,能让高工,乃至让整个工厂都刮目相看的方案。
系统奖励的初级材料科学知识包,虽然只是“初级”,但在这个连基本合金成分都难以保障的时代,也许能起到关键作用。
她开始更认真地观察修理厂的生产流程。
工人师傅们凭着经验操作着老旧设备,效率不高,产品的精度也堪忧。
很多时候,一个简单的零件需要反复加工、打磨才能达到勉强合格的标准,材料和时间浪费都很严重。
她看到堆放的废料,其中有些金属成分是可以回收利用的,但技术水平达不到。
这些观察,让千临在本子上写下了更多符号和草图,一些关于材料利用、工艺优化、简易工装设计的想法开始在她脑中形成。
此时,团长霍凌风的副手冯毅,正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听取关于新调入人员的初步报告。
报告里提到了白墨在医院的安排,也提到了千临被安排在研究所筹备处的情况。
“那个千临,好像没什么动静?”
冯毅问。
“报告副团长,是的。她不怎么说话,大部分时间都在看资料或者在本子上写东西。有时候会在修理厂那边待一会儿,但也没跟人交流。”
赵峰汇报道。
冯毅脑中闪过那个清冷的身影。
不说话,但对机械设备感兴趣?
这倒有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