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临提出的“宏单元”方案,在“燧石”计划内部引发了更为激烈的讨论。一部分人认为这是在现有条件下的务实之举,是“曲线救国”的妙招;另一部分人则坚持认为这种“打补丁”式的设计太过复杂,可靠性存疑,且会固化对落后工艺的依赖,不利于长远发展。
争论的核心,最终落在了资源分配上。是集中力量攻克下一代芯片制造工艺,还是将资源投入到千临这个看似“权宜之计”的宏单元方案上?
几个与传统半导体研究所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专家,隐晦地表达了对后者资源投入过多的担忧。
“千总师,您的方案很有启发性,但占用的资源是不是太多了?”一位负责材料的老专家在一次碰头会上,貌似客观地说道,“我们基础材料研究这边,经费本来就紧张,如果大量资源都投入到宏单元的组装和测试上,那芯片工艺的研发,恐怕就要……”
“刘总工,”千临没等他说完,直接打断,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燧石’计划的目标,是在三年内拿出原型机。不是十年。基础工艺的突破,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等不起。”
她调出一份数据报告:“根据我的测算,即便采用宏单元方案,其对基础元件的性能和稳定性要求,依然远超现有水平。这本身就会倒逼相关工艺的提升。两个方向并非完全割裂,而是相互促进。”
她看向那位老专家:“至于资源,周副部长已经明确,‘燧石’计划拥有最高优先级。如果您认为基础材料研究的资源不足,可以向领导反映,而不是在这里质疑核心技术路线的资源分配。”
一番话,软中带硬,直接将皮球踢了回去。那位老专家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张了张嘴,最终没敢再说什么。他知道,千临背后站着的是周副部长和霍凌风,硬顶没有好果子吃。
但这种暗地里的角力并未停止。几天后,一批为宏单元测试订购的关键进口连接器,迟迟未能到货。负责采购的部门给出的解释是“海关查验”、“手续繁琐”。
林涛通过自己的渠道打听了一下,发现这批货早就清关了,却被压在了某个仓库里,理由是“需要等待主管领导签字”。而那位主管领导,恰好和之前质疑资源分配的刘总工关系匪浅。
“又是这些老家伙搞鬼!”林涛气愤地说道,“千总师,要不我去……”
“不用。”千临摇摇头,眼神平静无波,“这种小动作,解决起来很简单。”
她直接拿起桌上的内部电话,拨通了霍凌风的办公室。
“霍团长,我是千临。”她的声音听不出任何情绪,“燧石计划测试需要的一批进口高频连接器,编号xxxx,被卡在后勤仓库,需要你协调一下。”
电话那头的霍凌风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他几乎能想象出千临面无表情说出这番话的样子,心里没来由地觉得有些好笑,又有些心疼。这些破事,本不该让她来操心。
“知道了。”霍凌风的声音沉应了下来,语气瞬间变得冰冷:“编号报过来。”
千临报出了一串数字。
“我知道了。”霍凌风的声音沉了下来,带着一丝压抑的怒意。他挂断电话,立刻拨通了后勤仓库主任的电话,语气没有一丝转圜:“老王,‘燧石’计划有一批重要的进口连接器在你们那儿压着,编号xxxx,十分钟之内必须给我送到科研小楼。出了任何问题,你负责。”
后勤仓库主任吓了一跳。‘燧石’计划?最高优先级!霍团长亲自打电话?他哪敢耽搁,立刻放下电话,亲自跑去仓库将那批箱子找出来,以最快的速度送往科研小楼。
不到十五分钟,这批连接器就被送到了千临的实验室门口。负责送货的仓库工作人员满头大汗,态度恭敬得不得了。
林涛和小赵他们看着突然出现的箱子,再看看千临波澜不惊的脸,心里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们知道,这是千临在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解决问题,而她背后,有霍凌风这样强力的人物在支持。这种被坚实后盾守护的感觉,让他们对“燧石”计划和千临,更加充满了信心。
“林工,检查一下型号和数量,立刻安排测试。”千临吩咐道。
“是!”林涛应声,立刻组织人手清点。
小小的连接器,背后却是一场无声的博弈。千临心里清楚,这只是冰山一角。只要“燧石”计划继续推进,针对资源、人才、技术的阻挠和渗透就不会停止。这不仅仅是国内的某些保守势力在作祟,更有外部黑手在推波助澜。
与此同时,白墨在解决高纯度海绵钛供应问题上,也四处奔走。她利用“矿产资源勘探与评估”初级技能,对国内已知和潜在的钛矿区进行了虚拟扫描和分析。系统虽然只能提供一些基础数据和评估模型,但结合她收集到的国内钛厂和研究所资料,让她对国内的钛资源分布和提纯技术现状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国内并非没有高品位钛矿,只是开采和提纯技术不过关,尤其是在去除氧、氮等杂质方面,始终达不到医用甚至航空航天级材料对纯度的严苛要求。一些研究所确实有相关的研究项目,但都因为经费不足、设备落后、缺乏关键人才等原因,进展缓慢甚至停滞。
白墨心里盘算着。直接用系统积分兑换技术资料固然快捷,但成本高昂,而且不利于国家自主发展。最好的办法是找到国内掌握了部分关键技术,或者有突破潜力的人和团队,再利用系统进行辅助和提升。
她首先想到了谭主任所在的研究所。虽然和谭主任有些摩擦,但那里毕竟汇聚了一批国内顶尖的化学和材料专家。她试探性地通过之前的“咨询费”渠道,向谭主任的秘书打听了一下所里关于高纯度钛提炼技术的项目进展。
秘书的回应很官方,大意是“相关项目正在研究中,但面临一些困难”。白墨知道,这基本上就是“停滞不前”的委婉说法。
她又联系了特种合金厂的厂长,请他帮忙引荐国内几家主要的钛厂。她以医用钛合金项目合作方的身份,拜访了几家钛厂的技术部门,了解他们的生产工艺和遇到的技术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