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下午三点多才回来,还扛着一只大竹筐。
“二哥,昨晚睡得咋样?”
李春点点头:“挺好的,又不是头一次了,你这竹筐里装的什么玩意儿?”
张斌嘿嘿一笑,掀开盖着的报纸道:“食品厂新上线的“离宫速面”,我给你整了五包,拿回去给楠楠她们吃。”
离宫速面,其实就是散装的方便面。
一包装十块面饼和料包,五包就是足足五十块儿。
这年头,就没有孩子不喜欢吃方便面的,小卖部三毛五一袋,王慧兰可舍不得买。
这么多面饼,足够李楠和慧儿吃一阵子了。
而且,这可是真材实料,正经的好东西,也就张斌有这便利条件,一般人真就买不到呢。
“谢了,先放你这,我还要在市里呆两天办点事儿,一会儿你去招待所给我开间房。”
张斌去铁路招待所开房就是一句话的事儿,以前来市里玩儿,这都是基操。
张斌递给李春一支烟问道:“那行啊,晚上咱俩喝点儿。对了,李楠她们放
暑假了吧,咋没跟你过来玩儿?”
“是想跟着来着,还惦记滑旱冰呢,这次过来太晚了,就没带她。多亏没来,要不昨晚就悬了。”
想到昨晚的事儿,张斌也是后怕不己。
“那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总出事儿,白天也不能让楠楠自己来。不就是想滑旱冰么,等着!”
旱冰场就在铁路俱乐部小广场,张斌他二姐夫在这儿绝对好使,张斌出去没一会儿,夹着一个报纸包回来,里面包着的,正是一双八成新的旱冰鞋。
这个时期的旱冰鞋西个轮子,长短可伸缩调节,只要尺码不是特别夸张,基本通用。
李春也不跟他客气,接过来顺手塞到竹筐里。
晚饭前,李春往村里打个电话,让会计陈玉成转告家里,自己要晚两天回去。
临挂电话的时候,陈玉成问了一句:“二春,我听说往后找你做席还要二十块钱,真的假的?”
关于这件事,村里都传疯了,跟多人都在骂他,有点手艺,尾巴就翘上天。
做顿饭要二十,简首想钱想疯了。
李春眼睛一亮,高婶子宣传的挺到位啊!
这才半天功夫,连整天扎在队部听广播的陈玉成都知道了。
“没错,就是真的,咱哥们儿这手艺绝对值这个价格。对了,村里还有不知道的么,要不你用大喇叭帮我广播一下?”
陈玉成扶额:“还要广播?现在村里都不是我说你,做顿饭要二十块钱,你也太狠了吧!”
李春:“狠不狠跟你有啥关系?你儿子都五岁了,咋地,还想当陈世美啊?”
“靠”
“别磨叽,赶紧去我家送信儿,挂了!”
挂掉电话,李春嘿嘿首乐。
他都能想到村里人都在说他什么,他不在乎那些,说两句也不会少块肉,还省的自己说了。
反之,他更希望有人议论。
不管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有话题才有关注度,关注的人多了,人们才会深入研究。
到时候两相比对,五块的和二十的,哪个性价比更高,大家自会看的明白。
当然,这指的是那些有能力,又好面子喜欢装逼的人家,他们才是李春的潜在客户。
不过,这次李春误会高月兰了。
此刻,她正在村里骂大街呢,她可没说李春穷疯了,这锅她不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