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李春,就连老孟和大脑袋听到这个名字都倒抽一口凉气。
二成子当年可是车站掏包的扛把子,大林当初也只是二成子的狗腿子而己。
别看二成子也是个掏包的,可这个人相当仗义,还有一股子“民族气节”。
八三年市招入住几个小鬼子,联想到当年的国仇家恨,二成子愤然出手,“拿”了小鬼子七十多日元。
可点儿背赶上严打,又是对外国友人下手,速战速决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二成子便成为“过去式”,这件事人尽皆知。
没想到马三竟然是二成子的亲弟弟。
马三家是喇嘛寺村儿的,原来他只是家门口一个小混混,春天的时候他老妈查出胃癌,为了抓钱,马三来车站找到刀子和大林。
这俩人念及二成子当年的旧情收下马三,只是让他帮忙过手,就坐等分钱。
过手是行话。
像他们这类组织,干活的时候分工明确。
前边有手艺人干脏活,得手之后马上转移“货物”,而负责转手的人,便称之为“过手”。
说起来,大林和刀子,对马三也算是仁至义尽。
李春听完也感慨不己。
“先把马三整回去休息,饭店马上就该上人了,他跟这趴着,影响人家做买卖。”
“回头等他醒酒告诉他,给他家做席没问题,但我那规矩”
“二哥!”
大林道:“你这手艺没的说,他家出事儿我们兄弟几个得给他撑场面,二十块钱我出了,你能接这活,就算帮我们了。”
刀子几人也随之附和。
李春点点头:“别的以后再说,先把他弄回去休息,咱们接着喝。”
六子和刀子把马三搀扶起来,后者浑浑噩噩抬起头西处寻找李春。
“二哥,二哥呢?”
李春也站了起来:“在这呢,你先回去睡会儿,有啥话咱们回头再说嗷!”
马三:“二哥,给兄弟个面,面子,帮我做席。”
李春:“成,我应下了。”
马三咧嘴一笑,给刀子竖了个大拇指:“二哥够意思!”
“靠!”
刀子一脸嫌弃:“二哥在那边呢!”
可马三根本不看别人,就认准刀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