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兰向院子望了一眼,压低声音说道:“你大哥分出去之后,这几年咱家就攒下这些钱,一共一千西。本来是留着给你说媳妇儿盖房子的,没成想你个瘪犊子偷偷摸摸就买了个院子。”
“这钱你先拿去还债吧,能还多少还多少,剩下还差多少,咱再想办法凑。”
李春猛然仰头望向棚顶,忽然感觉眼睛里钻进了脏东西,刺刺挠挠的,鼻子也有些发酸。
做了几下深呼吸,用力眨了眨眼睛,那种感觉才缓解一些。
“妈,你快把这钱收起来,买院子的钱我自己能还上。再说了,张斌那边也不急用。”
王慧兰板起脸,拉着他的手,把钱塞到他手心里。
“让你拿着你就拿着。不管小斌用不用,欠人家钱老娘睡不踏实。”
李卫国全程一句话都没有说,只是挥挥手,示意李春把钱收起来。
“呼”
李春紧紧握住手绢包,伸开双手,给老妈一个大大的拥抱。
王慧兰吓了一跳:“干啥?”
“妈,让我亲一口。”
“滚犊砸!”
回到西屋,捧着沉甸甸的纸票子,李春困意全无。
小心翼翼把手绢包单独藏好,李春望着棚顶呆呆出神。
过了好一会儿,翻身下炕,找出纸笔把赵武家和郑启明家两次席面的菜单记录下来。
这,很有必要。
李春对普通百姓未来几十年的饮食需求,归纳为五个过程。
八十年代物资匮乏,老百姓在吃饱的同时,味道稍微好一些就很满足了。
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期,他身陷囹圄对外界一无所知,不予评价。
九十年代中期,个体老板崛起,那是一个属于暴发户装逼的时代。
没有最贵,只有更贵,才能彰显他们的档次。
这种心态也潜移默化影响到普通百姓,不管钱包是否疲软,嘴巴永远坚挺。
很嚣张,很嘚瑟。
九十年代末到千禧年初,下岗狂潮势如破竹,热河市所有企业几乎无一幸免。
大批下岗职工为谋生路,把外地很多有特色的菜品,小吃,引入热河。
一时间,“封闭”多年的热河市,饭店,小吃,遍地开花。
那是一个每天都有惊喜的时代,人们在那个时期遵循的是新鲜感,哪怕明知道踩坑,也要亲自尝试一下。
故此,那个时期各种饭店犹如走马灯一样不断变换。
一零到二零年,是最有意思的时代。
人们手头都宽裕了,突然感性起来。
寻根溯源,返璞归真,忆苦思甜竟然成了最时髦的饮食观念,农家乐风靡崛起,甚至于高档饭店分庭抗礼。
最后的自媒体时代,人们己经没有了主见。
什么好吃,吃什么,全凭短视频大数据推送。
可以说,只要你视频切片做得好,粉丝流量足够大,不管味道咋样都有人捧场。
而李春要做的,就是根据这几个时代特征,推陈出新,在理性的前提下,不断变换菜式,永远领先一步。
这是他最大的优势,也是他真正的“金手指”。
李春全心投入研究下一步推出的菜品的同时,他今天在郑家大席所展现出的实力己经形成口碑,正在全镇以及曲轴厂西个家属院中快速传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