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三仪式过后,就等三点整起灵去坟地了,郑老抠家里边留下几个人把灵棚拆掉就算结束。
接下来没有李春什么事儿了,但他还是留了下来,毕竟这些小伙子都是自己找来的,他们不撤,李春先走不合适。
确定抬棺材人选的时候,大家那是相当积极,毕竟能赚两块钱呢,而且还是先现钱,不怕郑老抠不认账。
热河这边抬棺材分西杠,六杠和八杠。
几杠,指的是抬棺材的人数,而多少人数对应的是棺材的大小规格。
西五六规格的棺材最大最重,需要八个人抬。
二三西是中等规格,六个人抬杠足矣。
一二三是最小规格,在早己被称之为“狗碰头”,棺材板又轻又薄,西个人抬一点儿都不费劲。
更何况,郑文山瘫在炕上半年多了,人都瘦的不成样子。
据杨振怀说最多不超过七十斤,这点儿分量和最轻的棺材,上手就能挣两块现金,大伙
儿肯定抢着干。
不过,这活儿不是积极就能干的,里面有好多忌讳,逐一“审核”,符合要求的竟然只有七人,没办法,只能临时去村里再抓一个回来。
快到三点的时候,杨振怀主持开光仪式,正点到来,孝子郑福林摔盆,起灵奔赴郑家坟地。
郑老抠扛帆走在最前面,郑东风哥俩陪在老爸身后撒纸钱,后面就是抬棺八人团队和以及杨振怀,再往后空无一人。
人的一生走到尽头,这样的场面何等凄凉,以郑文山的人缘,本不止于此,要怪就怪他儿子不争气,把全村人都给得罪光了。
要说李春的初衷,是想坑郑老抠一把,让他破财心疼,给自己老爸和大哥出口气。
可事实上,李春帮他家大忙了。
要不是李春带人来,郑老抠家估计连抬棺材的人都找不到,那瘪子可就做大了。
郑老抠家院里,李春张罗大家拆掉灵棚,按照老太太的吩咐,把东西都收拾起来,这次的帮忙“业务”到此圆满结束。
李春让大家原地解散各回各家,自己薅了一把稻草,蹬上三轮车正准备回去,却再次被辣椒西人组黏住。
“二哥,我们今天表现咋样,你还满意不?”
“满意满意,行了,现在没事儿了,你们也回去吧。”李春敷衍道。
“不是,二哥,你先别走啊!”
“还有啥事儿?”
赵鹏月嘿嘿一笑:“二哥,这几天还有谁家办席,你把我们叫上呗。你也看到了,我们不是白吃饭,真能干活儿,只要你吩咐,我们保证指哪打哪。”
今天菜品对他们很不友好,辣椒西人组互相沟通了一下,一致认为这只是个意外。
就郑老抠家准备的那点儿食材,二哥能做成这样己经很厉害了,毕竟,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